历史

_分节阅读_8章(2/2)

多说,就主动地往城里迈步子,但嘴里都强忍着咽下口水。

    因为当初孟清秋给汤玉的是银l子,而不是很好找补的铜钱,汤玉想想,总不能拿着银子去买j文钱的东西,然后让人找钱吧。

    所以他们的第一站应该是花钱最多的米行!

    但是汤玉从来没有来过这镇城,也不知道哪里有买米的。只好站在街边寻个面善的人问问。

    因为去的还算早,街上的人还不多。路边好些店面都没有开门做生意,路过的人们都形se匆匆,一时间汤玉竟不知道该问谁好。

    好不容易拉住一个挑着两框白菜,看样子是要去菜市的大叔,人家却很不耐烦地摆摆手说:“我们乡下的都自己种田,不知道哪里有米卖。”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没办法,汤玉只好又换一个人问。

    这时候三个姑娘慢悠悠地从汤玉身边经过,因为她们三个的步子节奏跟其他人差的太多,汤玉一下就拦住了三人。

    “抱歉哈!三位姐姐,请问这镇上的米行在哪里呀?最好是口碑最好老字号米行!”汤玉先是道歉,然后大大方方地问道。

    那三位姑娘明显吃了一惊,但听完汤玉的问话之后,中间的那位衣着最为华丽的姑娘微微地点了点头,轻声说道:“这镇上的百年老字号米行就一家,那就是‘许氏米行’,里面的粮价比起其他镇上甚至是县里的都要低三分,而且最为照顾贫苦人家。”

    那姑娘又打量了汤玉三姐弟,温和地笑了笑,指着一边的大道说道:“沿着这条街走到底,看到有一家挂着白se镶金hse边布帆的,中间有“许氏米行”四个大字的就是了!”

    汤玉听到面前这个身高比她高出一个多头,长得十分清秀的姑娘为她这么详细地指路,心里顿生感激,连忙拉着小琪和小珂道谢。

    那姑娘又点了点头,提醒道:“你们快去吧,第一个光顾米行的客人是有优惠的。”

    一听到有优惠,汤玉仨姐弟立马脚底跟抹了油似的,转身就跑了。汤玉一边跑还一边回头道谢,引得三个姑娘都忍不住笑了。

    “二姐,你们先跑,我脚短,跑不动了!你们去抢第一个!”小珂年纪最小,原本就走了很远的路,肚子也饿了,这会儿实在是跑不动了。

    汤玉想了想,停了下来,并把手里的篮子j给了小琪,然后抱起小珂继续跑。

    因为手里抱着人,镇上的街道是由石板铺就的路,清晨还有些雾水打s了,汤玉的步子不由得就慢了不少。

    “二姐放我下来,我跟着你们跑。没得事,我跑得动了!”小珂看到汤玉的速度慢了下来,心里直发急。

    话,蹭蹭地往前跑。

    “啪”一个脚底打滑,小琪竟摔倒在了地上,膝盖和手掌重重地摔在石板上,人也没有立刻能爬起来。

    汤玉连忙把小珂放了下来,去扶小琪。

    “三!没事吧?”

    “三姐!啷个了?”

    小琪抿着嘴,坚强地靠着汤玉爬来起来,冲着汤玉和小珂摇了摇头,但是眼泪却已经在眼里打转了。

    “快给我看看!磕着哪里没得?”

    汤玉拉着小琪的手,小琪却要把手缩回去,忽然就碰到伤口了,不禁“嘶”地一声,眉头紧紧地皱起来。

    “哎呀!三姐手紫了,还肿起来了!”小珂在一边看的清楚,不由得叫了起来。

    汤玉看了心疼得不得了,对着小琪的手就一阵吹呼热气,希望能帮她减轻点痛苦。

    “二姐,四弟,我没得事。走!我们买米去,晚了就抢不到第一了!”小琪自己也不想汤玉小珂太担心,咬着牙强忍着膝盖和手掌的疼痛,尽量装作没事似的样子,想让姐弟俩安心。

    汤玉当然知道小琪的苦心,连忙点了点头,去捡起被摔到了一遍的竹篮子,扶着小琪继续往米行前进。

    在看到“许氏米行”四个大字的布帆的时候,三姐弟刚松了口气,就又揪起了心。

    因为这“许氏米行”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队!

    “二姐,四弟,都是我中用!路就不会摔倒,也就不会抢不到第一了!”说着,连摔倒都没有掉下眼泪的小琪,终于忍不住落泪了。

    小珂不知道是因为抢不到第一而难过,还是看着小琪在哭而难过,也跟着小琪呜呜地哭了起来。

    汤玉原本看到这排队买米的长龙,心里很是失落,但是看到弟弟哭了起来,失落立马就被孩子的懂事替代了。

    汤玉摸了摸小琪的头,安道:“这不是你的错!赶场人多,我们之前又不知道第一有优惠,来的晚了。乖,把眼泪擦g,我们排队买米,二姐回家给你们煮白米g饭吃!”

    听到汤玉的安,小琪小珂都懂事地把眼泪擦g了!抿着嘴冲汤玉点头,然后三个人乖乖地排在了队伍最后面。

    大概排了半个小时的队,终于轮到了汤玉三人。

    售米的是个十四五岁穿藏青麻布的小伙子,他没有因为汤玉三人满是补丁的衣裳而露出鄙夷,反而更加热情地给汤玉三人介绍粮价。

    米行除了卖米还会卖些其他可以当主食的粮食,比如小麦和包谷。

    每种都用木牌标明了价格,而卖米的小伙子更是热诚地为每位卖粮的顾客介绍粮食的年份和价格。

    其实在排队的时候,汤玉就在观察和计划他们要买些什么。

    所以不等小伙子介绍完,就点着去年的新米说要两斤,然后要了三年的陈米十斤,还要了两斤包谷,然后等小伙子称了斤数,再去一旁的柜台j钱。

    因为新米是五文钱一斤,三年的陈米是两文钱一斤,包谷是三文钱一斤,所以汤玉最后需要付三十六文钱。

    汤玉把身上藏好的银l子拿了出来,给掌柜的称了重,果然是一两,然后找出一贯铜钱,拿出了三十五枚,剩下的j给了汤玉,并j代她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