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主观愿望来看,当时的潇水暴涨,成为他们进军永州的极大障碍,这不利因素是祸;但从后来南进道州取得巨大的军事效果来看,却又是因祸得福,暗得天助。试想当时潇水如平静可渡,双方会在永州城下摆开战场,有理由推想:在太平军连续作战,毫无喘息休整机会,更无根据地以补充兵员给养,又是背腹受敌,形势之危,不可言喻。在清军来说,永州防御严密,兵多城固,又是以逸待劳,加上广西方面赛尚阿的追军陆续云集,兵力、军需等等方面处于优势,胜负极难预料。但太平军妙就妙在善于利用天时地利,处险不惊,化险为夷,一子走活,全盘转好。
一听说太平军又南下道州了,余万清这位提督大人直接吓破了胆,只带领两百人昼夜兼程赶到双牌。又怕太平军连夜偷袭道州,更是心惊胆战。
天刚朦朦亮,昏昏沉沉地跨马提刀,取道泷河直奔道州。
这泷河两岸都是高山竣岭,“两岸对峙,壁立千仞,麻滩走其下,湍急石峻,最为险绝。”山间只弯弯曲曲一要羊肠小道。古人称之为“泷路崎岖,魂飞坼坂。”连绵七十余里,是“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兵家要地,是个好地方,可这要看是谁在这儿守了。
余万清这时心中只有一个“逃”字,那些守险,设伏的事压根儿也不在乎。出得大山,经过斜皮渡,看见河水暴涨,横着一字浮桥,居然都没有撤除,一溜烟儿马不停蹄地来到道州。
一到道州,余万清简略一扫,心凉了半载,五扇城门倒是还好,全用巨石垒闭,可城上的巡逻的士兵,凭着他的经验,一看就是老弱病残。
进入城中询问知州王揆一,果然不错。大部分部队都调到其他地方协防去了,留在这儿的士兵还不足百人。再加上余万清带来的两百人。
了解完情况,余万清一脸吃了翔的表情,三百人对万人,你玩我呢?
前往道州的行军路上。
西王萧朝贵的部队一如既往的作为前锋,当先开路。
“西王!”有侦查的小兵前来禀报,“前面有几个人前来投军,自称自己是湖南天地会的。”
“天地会?快请!”萧朝贵大喜过望,在广西,天地会就与太平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好多太平军将领,例如罗大纲,就出身在这里。
不一会儿来了几个满脸横肉的大汉,还带着几个小孩,来到西王这儿。行礼参拜。
“参见西王,小的王三,是这儿天地会的首领,听说义军到此,我们心中非常激动,愿意为义军领路,直取道州!”
萧朝贵正愁没有向导呢,好事就马上送上们来了,一时精神振奋。
“那么,一切就拜托王三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