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是当地的天地会首领,所以自进城后被委任进行宣传工作,一直在为太平军招兵处帮忙。
西王有令,章平自然不敢拖延,沿路快速的奔跑。直到看到远方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似乎在读着什么,时不时还轰然叫好,这才心生好奇,暂时的停了下来。
费力的挤了进去,往前一看,原来是太平军不知什么时候布了一个告示,旁边还有一些认识字的人还在一句一句的读着。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什么鬼这是,明显语句不通么。”章平无奈的吐槽。
仔细的再瞅瞅,是洪秀全大教主亲自写的,章平挠挠头,那在看下去吧。
一大堆的宗教言论,再加上乱七八糟的文言文,绕的他头都大了。正想摇摇头不看离开的时候,那文章下面的一句话把他定住了。
“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州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成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中国有中国之人伦。。。昔文天祥、谢枋得誓死不事元。史可法、瞿式吕誓死不事胡,此皆诸公之所熟闻也。予总料满州之众不过十万数,而我中国之众不下五千余万,以五千万之众受制于十万,亦孔之愧矣。。。”
章平越读到后面越有劲儿,“这洪教主,也不是那么不堪么,笔锋凌厉,气势磅礴,文采挺不错的啊!”章平大加赞扬。
洪秀全这个人,章平是一点好感都没有,主要是他没什么才干。创教传播教义的是南王做的,他只是担个名分而已;前期打仗建都那是东王的谋略,后期也是英王忠王的才干,章平实在是看不出他到底有什么用。
不过现在看了这个文章,哦,应该是檄文,章平的印象略好了一点。
果然在太平天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盲率中,他这个读书人的确写的东西还是挺让人热血沸腾的。
不过与后来曾国藩的《讨粤匪檄》相比,文采就不用说了,他一个童生哪能和人家翰林相比,就是讨伐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洪秀全的檄文除了宗教宣传外,更多的是历数满人在我们中原造成的危害,希望汉人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共抗满清。
而之后的曾国藩的檄文避而不谈这个,只说太平天国处处宣传洋教,毁学官,焚木主,荡尽儒家诗书经典,有悖封建道德人伦。
更何况曾国藩他后来在为镇压太平天国死去的湘军将帅“树碑立传”,到处设“招忠祠”之类,实际上也起到了动员地主知识分子的效果。
换句话说,一个是借助基督教这种洋教来提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个是汲取了孔孟儒学和程宋理学中核心内容这种传统文化去与之对敌。
对当时的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号召力而言,谁强谁弱不言而喻。
章平神情黯淡,不由的退出了人群外。
“太平天国提倡洋教,不迎合大多数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反其道而行之,的确是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