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六十七章 愿殿下长命无忧(2/2)

经够奢侈了,哪还敢在长生殿里期盼着能够活的久一些。

    少年对他的命毫不在意,漠视着世间的一起,也包括他。

    “我是不聪明,可殿下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这世上最笨的人,就是折磨自己,让仇人痛快,殿下慷慨的很。”君朝云不服气的反驳着。

    “如今倒是胆子大起来了。”

    “很好,若是能用在那些欺负你的人头上,就更好了。”

    “我下次一定会的。”小姑娘捏紧拳头气鼓鼓道。

    “走吧,这里很快就会来人。”楚离转离去。

    “等等殿下。”

    楚离停下脚步,小姑娘走到他的身前。

    指向大殿下内供奉的一盏盏长明灯上。

    “殿下也去供上一盏吧。”

    “我从不信神佛。”楚离冷冷道。

    “我朝知道殿下不信这些,可殿下点上一盏。”

    “至少可以让故人知晓,殿下还好好的活着,想必她一定会很开心。”

    “殿下不愿,也可以让阿云帮你。”

    “可如果殿下可以亲手点上一盏,佛祖一定会感受到你的诚意的。”

    佛灯长明,二人离去的身影渐远,唯独那盏新燃的长明灯,经久不息。

    宣宁十七年,永安伯府传出消息,君家那位找回来的小姐即将定亲。

    燕京中众说纷纭,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此女平平无奇,只能为寒门妻。

    果不其然,永安伯看中了户部侍郎的侄子。

    都说家境平平,在族中也是旁枝,但其母出自李氏。

    才华横溢,今后必大有作为。

    永安伯君弘很是满意这个未曾见面的女婿。

    只知道有了在户部的关系,今后或许能够给庶子谋个有实权的差事。

    楚离听到燕京的传言后,眉头紧蹙。

    往日里早早就能解决的文书,却不知为何迟迟不能下笔。

    摘星楼内,一墙之隔。

    楚离坐在厢房内,听着隔壁传来的动静。

    小姑娘的声音清脆,十分好认。

    “公子有礼,此番相约是想告诉公子,这门婚事我并不同意。”

    “父母之约,媒妁之言,岂能儿戏,姑娘贸然约在下前来,就为了说这件事,不怕被令尊知道吗?”

    “我既然敢做,就不怕他知道。”

    “无论如何,我只想告诉公子一句话,我绝不可能嫁。”

    “君小姐未免太瞧得起自己了,一个乡野长大的女子在下还没那么稀罕。”

    “既然君小姐无意,在下自会告知伯父,不会应下婚事。”

    “如此甚好,多谢公子。”

    “哼,君小姐好自为之。”男子怒气冲冲拂袖而去。

    小姑娘推开门,被突然出现的楚离吓的不轻。

    “君小姐果真是真性情。”

    她紧张的不行,“殿下,殿下怎会在此?”手指死死拽着衣角不敢松开。

    “巧合。”

    “殿下都听见了?”小姑娘试探的问道,眼里的慌乱未褪。

    “听见了。”

    “那殿下就当没听见,可好?”

    “为何?”

    “我,我还不想嫁人。”她鼓足了勇气直视着楚离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