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重生大时代 > 第七十四章 考虑

第七十四章 考虑(2/2)

50%的股份就会被踢出局,要是这样bat的领导者早换人了。对这个问题,陈澄也打算像他们一样,采用谷歌和facebook的双层股权架构。

    事实上,随着公司逐渐变大,资本的需求必定会越来越旺,后续融资不可避免,引进经验丰富的运营人才也必须授予其股权或期权,这些都会稀释创始人的股权。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创始人在公司长大之后如何不被董事会踢出自己创办的公司,早已是硅谷的经典话题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苹果、谷歌、facebook的故事也各不相同。

    乔布斯在苹果上市4年半后就被被赶出了自己一手创办的苹果公司,把他一脚踢出去的人正是他亲自请来的ceo斯卡利。“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抓住机会改变世界”,当年乔布斯用这句话打动了斯卡利,但是斯卡利没能改变世界,他改变了乔布斯。

    公平地来说,乔布斯被赶走完全是咎由自取,苹果董事会1985年赶走他和1997年请回他都是对的。但是,没有一个创始人愿意失去自己的公司,而他们也有办法做到这一点,那就是采用双层股权结构。

    苹果当年是单一股权结构,同股同权,苹果上市后,乔布斯的股权下降到11%,董事会里也没有他的铁杆盟友(他本以为马库拉会是),一意孤行、触犯众怒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而谷歌则在上市时重拾美国资本市场消失已久的ab股模式,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持有b类股票,每股表决权等于a类股票10股的表决权。 2012年,谷歌又增加了不含投票权的c类股用于增发新股。这样,即使总股本继续扩大,即使创始人减持了股票,他们也不会丧失对公司的控制力。预计到 2015年,佩吉、布林、施密特持有谷歌股票将低于总股本的20%,但仍拥有近60%的投票权。

    facebook当年上市时同样使用了投票权1:10的ab股模式,这样扎克伯格一人就拥有了282的表决权。此外,扎克伯格还和主要股东签订了表决权dài lǐ协议,在特定情况下,扎克伯格可代表这些股东行使表决权,这意味着他掌握了569%的表决权。

    这样的股权结构当然能够确保创始人掌控公司,而像佩吉、布林、扎克伯格这样的创始人深信没有哪个股东能比他们更热爱公司更懂得经营公司,因此只有他们控制公司才能保证公司的长远利益,进而保证股东的长远利益。

    虽然在中国,公司法规定同股同权,不允许直接实施双层或三层股权结构,但公司法允许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将自己的投票权授予其他股东代为行使(股份有限公司)。因此,虽然麻烦,但也能做到让创始人以少数股权控制公司。

    例如国内的京东就是这么控制公司的,京东经营管理团队尽管上市前股权比例只有23%左右,但是其投票权高达56%,而上市后更是由于经营团队有556亿股b股,其投票权相对其他a股的10倍,加上其他股东放弃的部分,经营团队投票权达到了837%,所以刘强东始终牢牢的控制着京东。

    陈澄也打算采用这种模式,他也不会死抱着股份不放,因为任何公司想要发展壮大都不可能不让资本进场,这不只是金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资源、人脉,基本上每个老牌的风投公司手里都握着一票ceo候选人,这些人要么是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要么是该风投公司以前投资过的公司的创始人和执行官。陈澄当然也想引起红杉和kpfb的注意,但很遗憾,目前的恒星科技显然还不够资格,要是你的项目没有1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规模他们是从不考虑的,陈澄再怎么信心满满也不至于膨胀到认为现在的恒星科技的市场能有10亿美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