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十七集团军,对阵白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以上是各个地区的主力部队,各部还配有大量志愿兵和独立部队。
苏军在战役开始前,曾尝试强度奥德河,并成功在在奥德河中部,也就是第九集团军的防区建立了桥头堡,而这个桥头堡,是距离柏林最近的地方,仅仅六十公里,虽然第九集团军努力反扑,但徒劳无功。
1945年4月16日凌晨,莫斯科时间5时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率先在奥德河的桥头堡向对面的第9集团军发起进攻,苏军的炮弹呼啸着倾泄到德军的防御阵地上,轰炸机轰鸣着向德军头顶投掷下大量炸弹,整个大地都在可怕的颤抖之中。20分钟后,140多个探照灯一下子全部亮了起来,把德军阵地照得通明,苏军乘机向对方阵地冲去。
然而苏军的战术没有奏效,由于大雾的关系,探照灯没有亮瞎德国人的眼睛,反而帮他们看清了敌人,第九集团军在进攻开始前就把把第一条防线上的所有士兵撤到第二条,只留下少量的掩护部队,当苏军毫发无损地越过第一条防线时,瞬间被第二条防线上的德国炮火覆盖,损失惨重,苏军在这条以泽洛夫高地为核心的防线上损失惨重,德军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扼守每一条战壕,每一个散兵坑,给予苏军很大的杀伤。朱可夫不断增加突击力量,并将两个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但几次进攻都被德军打退。4月17日晨,朱可夫集中了方面军的几乎所有炮火,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近千辆坦克排成一列纵队向前推进,前面的一批坦克被击中起火,后面的顶走它继续前进。苏军士兵高喊着口号向前冲击,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接着往上冲。此时防守在高地上的几个师的师德军已是伤痕累累,最终经受不住苏军狂潮般的冲击,开始向柏林市区方向退却,4月18日晨,苏军终于攻占了泽洛夫高地,歼灭守敌近3万人,并继续向柏林城挺进。
20日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先头部队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抵达柏林近郊,使整个柏林城市区处于其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射程之内。
与此同时,北部和南部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也强渡奥德河与尼斯河,击溃中央集团军群和维斯瓦第三集团军,,德军的奥德——尼斯河防线彻底崩溃,四月二十四日,在泽洛夫高地被突破后的在苦苦支撑的第九集团军被包围。同时,在柏林市郊的部队被击溃后,苏军把市区团团包围。
柏林被包围后,希特勒下令西线的第12集团军向柏林增援。
四月二十日,约五十万苏军从四面八方攻入十二万德军驻守的柏林市区,经过十日的残酷巷战,国会大厦升旗了苏维埃的红旗,柏林战役尘埃落地。
平心而论,德军的除了中部的第九集团军表现不错外,北部和南部的第三,四和十七集团军基本是一触击溃,因为这时的德**队,已经不再是1939年-1943年有组织的精锐之师,半大孩子、老头、各种各样国籍的“志愿兵”、高射炮手、水兵、甚至飞行员,都通过陆军、党卫队、地方纳粹党机关被拉到战场上当步兵,后来巷战的时候,给苏军造成杀伤的相当一部分是仓触组织起的国民突击队,希特/勒青年团,纳粹童子军等组织,他们扛着浮士德反坦克火箭筒在废墟中前仆后继的击毁一辆辆坦克,然后被拽光蛋绞成碎片。
反观苏军,人员比德军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飞机多13倍。士兵大多是从斯大林格勒一路杀过来的,参与巷战的部队都有城市攻坚的经验。双方实力对比实在悬殊。
而现在,白霖进入的,就是柏林战役的场景世界。
“哇哦,要前往战火纷飞的日子了。”想起这段战斗,白霖忍不住想吹口哨。
ps:这章有点水,不过确实必不可少的,还望各位看官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