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打打杀杀那些东西已经过时。现在什么最重要?文化。赵云决心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提高才是最好?
第一,进学校读书,可惜赵云年过二十,学校是摆明不收的;
第二,请补习老师,可惜赵云底子薄啊,补习到什么时候呢?
第三,自己进修,但是没有名师领进门,哪会出高徒呢?
最后,赵云想出大招:找名人帮自己。听说有位刘备先生以仁义名满天下,或者能够帮助到子龙。
所以在二十三岁那年,赵云跨过沙漠、走过草原、越过黄河和长江,终于在益州找到刘备。
那时候的刘备依旧穷苦潦倒,与两位结拜兄弟靠编织草帽草席赚点小钱来维系生活。一个年轻俊朗的小鲜肉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家里,而且说要跟自己学习,刘备大吃一惊:“小兄弟,你是不是找错人了?”
赵云说:“没错,我找的就是你!”
刘备说:“小兄弟,你看看,备这家有什么?一堆草料,三个草包,哪里有书呢?”
赵云说:“俗话说,手中无书,便是心中有书。刘先生礼贤下士、知书达理,文武双全,我赵云愿跟随刘先生。”
刘备说:“好!看来小兄弟是了解备的。备乃是爱书之人,备也是爱才之人,备一眼就觉得小兄弟是个人才。俗话说,*,一遇风云便化龙。小兄弟欠的就是没遇到一个明主,从今日起,备就是小兄弟的明主,你我主仆相称,如何?”
赵云说:“谢谢主公!我愿为主公赴汤蹈火、鞠躬尽瘁。”
无缘无故有个心腹自己送进门,刘关张三人开心地睡不着觉。一方面,赵云跟三位大哥一起编草卖草;另一方面,赵云负责三位大哥的饮食起居,包括煮饭、买菜、扫地、倒垃圾但是成了心腹几个月了,赵云的文化知识没得到刘备任何的教导。
或许刘备觉得对心腹太残忍了,有一天,他把赵云叫到自己的房间,从枕头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说:“拿回去看吧!”
赵云立刻“呜”“呜”大哭起来,觉得这几个月非人的生活值了,他翻开只有十几页的小册子,问:“主公,这写的是什么内容?”
刘备说:“书名!”
赵云问:“书名?”
刘备一边翻阅这小册子一边说:“是的!这里有从初一到初三所有教学课本的名称,包括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等等。子龙你就按照这些书名到书店买这些书回来,明白吗?”
赵云问:“是不是我把这些书都读了,就可以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呢?”
刘备说:“还不够?子龙你还要读透、读通,还要读得能够授人知识的那种,明白吗?今日为1月13日,主公给你三个月时间,三个月之后的4月13日,主公考察你的学习成绩,好不好?”
赵云高兴地说道:“当然好啦!”
刘备挥手说:“那就事不宜迟,赶快去买书吧!去!去!”
主公的圣旨,赵云不敢违抗。他将小册子中的书全都买回来,搬到自己的房间里,然后开始了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的“半工半读”的生活
下雪了,赵云依旧在学习;下雨了,赵云依旧在学习;打雷了,赵云依旧在学习;刮风了,赵云依旧在学习
4月13日这天一大早,赵云胆战心惊地踢飞了刘备的房门,叫醒了主公:“主公,三个月的限期已到,今天是主公对我的大考之日。”
身心疲惫的刘备被心腹叫醒,他伸了伸懒腰,问:“现在几点了?”
赵云说:“凌晨四点。”
刘备小声地说:“凌晨四点?这么早!”
赵云看着窗外的夜色,说:“的确早了一点。”
刘备一脸睡意地走进厕所,赵云尾随,刘备挤了挤牙膏,发现牙膏已经用完了,他问:“哪个负责买牙膏的?”
赵云说:“张飞负责!”
刘备接着问:“三弟在哪里?”
赵云说:“还在睡觉!”他疑心大增,心想:“主公怎么会问我这些问题呢?”
刘备继续问:“今日买菜了吗?”
赵云说:“买了!”
刘备问:“早餐吃什么?”
赵云说:“油条加白粥。”
刘备问:“午餐呢?”
赵云说:“白切鸡、糖醋鱼、清蒸排骨和炒青菜。”
刘备问:“晚餐呢?”
赵云说:“炒猪大肠、清蒸鲤鱼、麻婆豆腐和番茄炒蛋。”
刘备听到菜式名字,立刻饿意来袭,他摸了摸肚子,点头道:“嗯!不错!不错!”
赵云心想:“不错这次kǎo shì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九吧?”
刘备上完厕所,洗洗脸整个人感觉清醒了。他猛地想起了今天的kǎo shì,于是找了张椅子坐在大厅,用老师的口吻问:“100减去120等于多少?”
赵云坐在主公面前,严肃地说:“-20。”
刘备接着问:“道可道,非常道下一句是什么?”
赵云说:“名可名,非常名。”
刘备接着问:“天下武功出自哪里?”
赵云说:“天下武功出少林!”
刘备说:“恭喜子龙,你kǎo shì通过了!”
赵云立刻“呜”“呜”大哭,他上前抱紧主公说:“三个月的寒窗苦读,今日终略有所成。我太感动了,太感动了。”
刘备松开心腹的双手,说:“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子龙你知识文化水平提高了,有没有想过更多人像你一样成为知识份子呢?”
赵云擦干了眼泪,说:“主公所言甚是,主公有何建议?”
刘备说:“不如先教导一下主公的儿子吧?”
主公的儿子叫刘禅,小名阿斗。自从刘备跟第二任夫人甘夫人离婚后,阿斗一直跟着老爹生活。阿斗很聪明就是读书不上进,年级排名从来没跌出过前三,倒数的前三。老爹看在眼里,泪在心里。
虎父真的有犬儿?
人们都说父母是儿女的最好老师,刘备是认同的。但刘备太忙了,他新生一计:“找个帮手。”
“何不先让心腹需要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再由心腹充当儿子的老师呢?一来心腹会感激我的恩德,二来儿子的学习会天天向上,这不好吗?”
刘备把一计谋叫做:一石二鸟!
当天,刘备把儿子叫醒,在赵云和儿子面前,慷慨激昂地把子龙三个月寒窗苦读的光辉事迹说给儿子听,他越说越激动,最后把子龙给说哭了。
主仆两人拥抱在一起大哭,刘禅看到他们主仆情深,说:“要不要哭成这样子啊?好吧!我读书就是了!”
从此之后,赵云成了刘禅的高级伴读老师以及贴身保镖。
那一年,赵云24岁,刘禅14岁。
有了赵云之后,刘禅的成绩突飞猛进,一路过关斩将。从年级倒数前三到真正的前三;而赵云,则把知识还给了学生。毕竟初中的知识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无疑是没用的东西。
但赵云是什么人?能人也。他把所谓没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仁”、“义”、“礼”、“智”、“信”、“忠”、“孝”、“忍”
就这样,赵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刘备回中原找老婆之前,嘱托心腹:“子龙,阿斗就交给你了。主公大婚之日,便是你我主仆再见之时。”
主公拍拍屁股去找老婆,丢下了心腹和一个儿子。赵云也不负众望,把少主照顾地好好的。
临近主公大婚,赵云便协同刘禅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