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恋爱季(合作) > 第二百四十六回 后记

第二百四十六回 后记(2/2)

两个问题,我是无可奉告。

    张飞:张飞给大家的印象是孔武有力智慧不足,这本小说中,张飞的形象也是这样。张飞的故事,在三兄弟的故事中,是“坚持到最后的”—从小说第一回到结尾。但张飞做主角的章回几乎是没有的(只能说张飞有观众缘但没好姻缘。)

    我按照历史和一些文章,将张飞的女友夏侯涓写了出来,不过,我没有将张飞和夏侯涓的故事写得很详细。但显然,在小说中,张飞是喜欢夏侯涓的,但夏侯涓未必就喜欢张飞(我爱的人不是我ài rén)。

    张飞对夏侯涓是日久生情的,说白了,张飞和夏侯涓是欢喜冤家。大家可能会看过很多欢喜冤家终结良缘的故事,但张飞和夏侯涓未必能猜出火花。第一,年龄的问题,夏侯涓是大学生,而张飞已经是步入中年的男人,虽然“老夫少妻”常见,但隔代隔膜还是会存在的;第二,性格的问题,夏侯涓很有自己的主见,在她的世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她认为的事情只有对和错两个结果,在室友恋爱这事情上就能看出端倪,而张飞,他并不是没有主见,但有一定的倾向性,例如,大哥的观点往往就是他的观点,到爱上夏侯涓后,女神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他想坳但只是“想”而已。

    孙策:典型的大男人,但这个大男人值得尊敬,因为他的工作能力,因为他的始终如一爱着一个人。历史上,小霸王孙策还没登上主角的舞台就英年早逝,这身为可惜。在这本小说中,我把他“复活”了,而且戏份还不少,比二弟孙权的还要多。为什么要把孙策塑造成大男人呢?我想事业爱情两得意的男人,不是大男人是什么呢?一个朋友说得好“有本事的男人,才有资格做大男人。”

    我觉得,每一个男人都希望成为孙策。如果成为了孙策,人生就圆满了。

    曹操:历史上的“奸雄”,我没有再塑造曹操的“奸雄”形象,而是将曹操写成“难以捉摸”的男人。连妻子、儿女都捉摸不透的男人。就因为捉摸不透,所以没有真正了解曹操所想的。而曹操则一直希望找到了解自己的女人,终于他找到了,最后他和qíng rén双宿双栖。

    曹操的故事,很值得我们去回味。只要是了解自己的人,曹操都会去相识、去敬重。所以他和刘备能结成好朋友,所以他能放弃一切也要和蔡文姬一起。曹操很年轻就工作,也很年轻就做爸爸,异于常人的社会经历,导致他的“古怪”性格。曹操有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私自人的内心独白。

    孔明:神人也。所以小说中,不可避免地将孔明也神化了-好像孔明给谋略的事件总会迎刃而解,而且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也希望有孔明这样的一个心腹)。孔明的作用类似于侦探的作用,说白了,我这边小说就是一个个“侦探式”的爱情故事,如果没有孔明,我的小说则无从开展。孔明是不是三国第一谋士呢?我的回答是“是”。但我的小说中,最有智慧的孔明吗?我回答说“不是”(理由?请往下看)。

    孔明与黄月英的爱情,我感到他们彼此才是真爱。一位富二代喜欢穷**丝,而穷**丝喜欢丑女,这不是一个很浪漫的爱情故事吗?所以,就算他们属于不结婚同居,甚至可能做丁克夫妇。我们也要祝福他们的爱情。现在,很单纯的爱情,已经不多了。

    徐庶:我观点是:三国的谋士中,徐庶是第一位的,理由?没有理由。(当然很多人会把孔明啊司马懿啊放在第一位)。在写小说之前,我已经帮徐庶定位好了。徐庶,传说中的高人,比孔明还要神。世界上真的会有徐庶这样的高人吗?我相信有的(只是我没见过。)

    由于篇幅的关系,我没有过多展开有关徐庶的故事。但个人觉得,徐庶是整部小说中最“神”的一个人,因为他具有鲁肃的学习能力,郭嘉的爱情了解,孔明的运筹帷幄,加上料事如神的能力和谦虚的态度,徐庶成为小说后半部分中最大的亮点。

    老朋友看了属于徐庶的那几回,他吐槽我不应该写出徐庶逼走郭嘉的情节。我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是按照两人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徐庶和郭嘉属于天性淡泊不逐名利的人,然而两人的性格不完全相同,特别是郭嘉成名之后,他变成很在意自己的“绝技”,如今碰上旗鼓相当的对手(不,能力超群的对手),郭嘉唯有一败。

    徐庶的故事会怎样写呢?我想按照他的性格,徐庶还是会待在后山的小屋里,还会是高人,人们遇到问题还是会寻找高人的帮忙。徐庶依旧是解决问题的能人。

    司马懿:我写得最辛苦的认为。为什么?刚开始写司马懿的时候,我想将其写成“潜伏”在曹丕身边的人,司马懿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代曹。后来否决这个想法(因为不想跟历史太多相似了。)于是,我将司马懿写成是曹华的初恋,曹华后来跟刘协在一起了。出于仇恨,司马懿一直打击刘协。

    但是,我把司马懿写得越来越神。怎么神?一个大学生能与一个大家族有密切的关系?(除非他有背景)一个大学生能想出各种计谋却不犯法(除非他有背景)。怎么说,司马懿的存在感很强,目的性也很强,但由于情节设置,我感觉把他写得挺失败的。

    曹丕:曹丕,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魏文帝,是改变中国历史的关键人物。我对曹丕这个人并不感冒,理由也不外乎是这几个。第一,对手足太残忍;第二,助长了司马氏的野心;第三,是篡权的典型人物。曹丕当了七年的皇帝,他死得太早,真的不知道三国的历史是怎样的发展?

    在我的小说中,我赋予曹丕一个“皇帝”的待遇:泡妞大师。(皇帝难道不是泡妞大师吗?后宫佳丽三千啊,按照韦小宝的话,每天宠幸一个,三千个要整整十年啊!)曹丕是典型的富二代,而且有一位控制欲强的老爸。一辈子活在老爸的阴影之下,在事业上,他是傀儡。事业谈不上成功,他的感情就丰富多彩了。(由于篇幅和作者精力的原因,我没有想写曹丕的故事)。曹丕这种人在社会上比比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有钱的男人就会找女人”是名言真理。

    很多**丝会说:“有钱就了不起吗?”是的,有钱真的是了不起。某些年轻男女会选择爱情,但随着岁月的增长,面包的比重会不断增大。在我生活的地方里,有一句名言“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好像是全国通用吧?)在一定的程度上,贫穷(温饱刚好)的夫妻抗压能力小。

    我设置过一回,内容是学霸鲁肃向曹丕拜师,而曹丕支招鲁肃。在读者看来,这些招数不就是“金钱攻势”,是的,很多女人对“金钱攻势”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谁不想自己的男友有钱,谁不想自己嫁得好呢?我并不是贬低某些爱情某些人,我写这部小说的初衷,就是想反映某些社会现实,尽管这些现实是*裸的。

    曾经有朋友问过我,曹丕是一个好人吗?我回答是他完全是一个好人。因为在道德层面来说,曹丕的做法(对于跟甄宓的事情)是错的,但他的初衷是为了寻找真爱。为了真爱去疯狂一次,这才是人生啊,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