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山河胥 > 第二十九章 将军归朝

第二十九章 将军归朝(2/2)

了这个医学世界。

    这其中的跨度太大,连柳胥都被震撼了。

    这老者的教学,太不一般。

    半年前,六个多月,一无所教。

    今日三跪头,一句话,再无需教。

    回到离火宫,柳胥并不进食。

    因为头脑中的药材、药理,在极尽膨胀。

    现在,甚至柳胥随意想到几株药,就立时想说出它能治疗什么人,什么症。

    且有更多药材,在脑海中,止不住的向外涌。

    “世子吃饭了。”是鸾儿在唤。

    柳胥过来,胃中空荡,口涎津液,强制自己不再去想。

    他实在是饿了。

    然一见菜肴,竟立时浮现出无数想法来。

    因为这菜,也是药材。

    他甚至控制不住自己,乃至必须想出他夹起的这道菜,最适合什么病症的人吃。

    以及还要吃什么,才能更利于身体。

    是的,数不清的药材在他头脑中不停的排列组合,已成魔怔。

    “不吃了。明日你遣人到稷下为我告假,说是身患病症。”柳胥吩咐,并起身前往书房。

    旋即执笔,铺纸,书写起来。

    他要把自己所有能想到的药方,都写一遍。

    这样他的头脑,才能轻盈。

    同时这对他来说,也是机遇。

    鸾儿不明,以为菜不合世子胃口,紧赶过来。

    “世子想吃些什么?”她问。

    “将门带上,出去吧。”柳胥仰头望了少女一眼道。

    此时,药方已写了数张。

    少女不敢违背,自己也突然没了胃口,开始收拾饭菜。

    书房内,晶烛闪亮,有一人在光下奋笔疾书。

    柳胥的字,工整且清秀。

    一张写完,便执落桌边。

    后来落的多了,便叠成厚厚的一摞。

    再至后来,脚下、近处、远处,皆是写满药材的纸张。

    他也写了三天,不知饥饿,不感困倦,近乎疯狂。

    第三天,他停笔,因为墨石已被研平。

    故而抬起头,却见外面阳光早已明亮。

    轻揉眼眸,打一呵欠,这一刻,脑海一片空白。

    是的,八千七百味药材,全然消失。

    他提笔,微舔墨,写下最后一张纸。

    “鸾儿。”他唤。

    少女在房外候了三天,此际一听,甚为惊喜。

    因为他不让任何人进书房,此刻终于唤她。

    女子推开书房门,有秋风强涌而来,一瞬间,屋内的纸张漫空飞舞。

    竟能一时,遮挡住人的视线。

    “我现在睡眠,待我醒来,传这些菜。”柳胥将手上的纸张递来。

    纸上所列的是各系菜肴。

    三日不休眠,即便是练武人,也不法承受。

    当困倦意袭来,柳胥再不坚持,来至睡室径直昏沉沉的睡去。

    而这一睡便是一白日光景。

    待其醒来,夕阳只余余晖。

    他饥饿不可耐,时间不长菜肴一一传来,立时大块朵颐。

    因为担心自家世子,鸾儿这几日,也未有过好休整,包括吃饭也仅是无味吃了些。

    现今见世子状态,不由的喜逐颜开。

    “你笑什么?”柳胥问。

    “第一次见你这样吃饭。”少女回答。

    “这有何做笑?对了,稷下学宫替我告假了吗?”

    “自然遣人去了,昨日他三人还来寻你呢。我没让他们进来。”鸾儿回禀。

    柳胥点头。

    吃过饭,秋风正爽,柳胥取剑,于院中操练开来。

    余晖渐消,天空微昏,西方尚有一些光亮,十分美幻。

    柳胥执剑起,潇洒挥动。

    剑法这东西,无论多熟,都需时练。

    直至有一日,出手不必想剑式,收束皆是剑招,方能算做大成。

    翌日。

    学宫剑心斋前,柳胥偶遇楚玉麟。

    “老大,你的身体如何了?”楚玉麟来问。

    “甫一入秋,偶得了风寒,现已无碍。”柳胥随口道。

    “那便好。还以为你患重病呢,前些日去探你,你那女婢压根就没让进。”楚玉麟笑道。

    柳胥微微一笑,以做化解,旋即转移话题,道:“来的路上,怎么感觉这皇庭有些变化?”

    “哦,你还不知?上将军霍尘大胜突厥国,于今日班师回朝,明皇出城亲迎。据说已授封龙威上将军衔!”

    “白龙军团,霍家?”柳胥问。

    “自然是的!”

    柳胥不由的思索起来,众所周知,大明十大戍边军团,明皇亲控的只占三个。

    太后控两个,督公掌一个,还有一个上将军姓蔡,自然是左相家的。

    另外三大军团,坐山观虎,握着虎符,培养亲干子弟,谁也不亲近。

    现今霍家上将军,大胜归朝,明皇亲迎,且还封了赦号。

    这其中有很大的隐匿。

    要知道,军团编制,不得超出十万。但有了龙威封号,便能扩编。

    所以无疑,霍家军团跟了明皇。

    霍尘归朝,大败突厥,甚得民心。

    他城前一跪,必引皇庭风云,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