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山河胥 > 第三十八章 青阳王踏京

第三十八章 青阳王踏京(2/2)

 男子请罪。

    “你们监天司自有你们的审讯手段,如不这样做,便可能暴露。我自不是那等不识恩义之人。快些起来吧!”说话时,柳胥声音越发微弱。

    下一刻,竟慢慢栽倒了下去。

    岳惊鸿起身,讯赶来扶。

    人紧绷神经极度求生时,往往能支撑时久。

    然知危机解除,自己不再会死后,便一刻也不能坚持。

    当柳胥再度睁开眼睛时,太阳业已升落了七次。

    七日后,柳胥醒来。

    躺在一个素床上,眼中的景状是一个茅草庐。

    “世子你醒了。”一侧的岳惊鸿嘘问。

    柳胥想起身来,但却根本没有力量,且似乎他的周身全缠绕着纱带。

    包括手臂以及脑袋。

    “我这是在哪儿?”柳胥的意识渐度清醒,见是岳惊鸿,故而发问。

    “这是在凤栖山,薛老的药庐中。”岳惊鸿解释。

    柳胥目光有些木讷。

    但平静的躺了下来。

    他开始思考问题。

    “薛老,世子他境况如何?”岳惊鸿与一位粗布老者出草庐道。

    “受伤太重,幸而他的身体异于常人,否则这一关绝然撑不过去。好在如今反醒过来,生死已然无碍。”老者着布衣,白须很长,老态龙钟。

    “那身上的天火灼伤呢?”岳惊鸿忍不住发问。

    “天火曾引入五脏,欲要复原绝非三两个月可行。至于肢体乃至面表烧伤,老朽正寻古法。”

    “可有复还原貌之法?”岳惊鸿急迫问道。

    “古有一法,可取后背皮肤,嫁接于手臂乃至脸庞。若成功,如获新肤。然想恢复旧容,绝然不再可能。”那老者道。

    “为何?”

    “天火灼化脸骨,脸型早已塑改,即便成功,也不似旧人。”

    岳惊鸿沉默,不再发问。

    “当然,事无绝对。如若能得以真元刺激肌肉生长的功法,再辅以老朽之手,却也有几分可能。”见岳惊鸿低迷,老者慰安。

    岳惊鸿依然没说话。

    真元刺激肌肉生长的功法,他从来就不曾听说过。

    欲要得到,谈何容易?

    他转身,来至草庐内,对柳胥道:“世子,你且在这处好生静养。外界事自不必过问,我已处理得备。青阳郡那边,未免王妃王爷担心,业已传去书信。”

    柳胥没说话。

    想来此刻也没心思。

    岳惊鸿继续道:“信中详尽将世子状况,以及原委如实相告。却事关重大,在下不敢飞鸽传书,只得专门遣人持密令亲送。想来再过五六日,便能到达青阳郡。”

    柳胥闭了闭眼,表示知道。

    而后再不睁开。

    岳惊鸿躬身抱拳,道:“世子好生休养,在下过两日再来。”

    而后转身离开。

    片刻后,柳胥又睁开了眼。

    当人面临绝境时,第一想象,是生死。

    除却生死,面容早已无任何意义。

    然当摆脱生死后,想法便会发生变化。

    原本神离貌,一张画像炒得安阳纸贵。

    如今一脸纱布,面无感觉,如何能够接受?

    他又闭上了眼。

    三日后,岳惊鸿再至凤栖山。

    因为他要告知,安阳郡发生了大事。

    青阳王只身入了京!

    他一个人,一匹马,从青阳郡来到了明皇庭。

    所有朝中大臣都预感到不妙。

    因为入京时,杨墉提着一把剑。

    那剑名为遣星,是以当世最强名剑。

    他一身青袍,一步一乾坤,握着名剑遣星。

    只身赴辕门。

    那一时节,明皇慌了。

    整个大明皇庭也慌了。

    曾太后一句想念后辈子嗣,边域十王,质子住京。

    而这一住便是十年,十年漫长,王妃不见子。

    王爷亦不见!

    然五天前,一则惊天消息传入青阳郡。

    他十年不见的唯一子嗣青阳世子,在皇庭殒命。

    所以不远万里,他要入京。

    青阳王入京,一朝之间,天下风云惊动。

    明皇正在早朝。

    却听下面议论声起,少监禀报是以青阳王已候辕门。

    明皇登时惊了。

    他从皇椅上站了起来,道:“快宣亲王爷进来。”

    如若不是正值早朝间,不符礼节,想来他便亲身去迎了。

    宣!

    宣!

    宣!

    “宣青阳王觐见!”

    声音高昂,执命的少监亦多,声音一道接着一道,直从金銮殿传落至西辕门。

    青阳王面色清冷,展青袍,动步入金銮。

    一段时间后,入得大厅堂内。

    文武百官,分开一条通道来。

    又是百步后,他来至最前面。

    咚!

    一声轻震,他双膝跪地。

    叩首道:“臣杨墉,拜见明皇,明皇万岁万万岁。”

    这一跪,事件更不妙。

    所有人噤若寒蝉。

    坐于不远处黑漆玉椅上的掌朝督公,都不再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