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34章 还愿(2/2)

又少见地跟自己讨主意,老太太笑得很慈祥:“日子我都看过了,后日就不错,宜祭祀、出行、会亲友,三样都占全了。我会遣佟妈妈跟你们的车,她去过那里好几回,熟得紧。”

    锦念面无表情地回了镜花小筑。

    杜鹃听说她要去宝林庵还愿时,立即紧张劝道:“我总觉得容姨娘不安好心,小姐您还是别去了!”容姨娘和锦念的恩怨,没人比她更清楚。

    锦念摇摇头,吩咐道:“你去找宋掌柜,让他找一些人,最好是力气大些的婆子,后日随我去宝林庵。”宝林庵庵规严,外男是不准许进入庵里的。

    容姨娘若有什么对她不利的地方,就只有在路上下手,但她打定跟苏锦桐共乘一辆车,想必容姨娘不会乱来。

    杜鹃见她已有这般打算,知道是劝不动了。

    当日下午,杜鹃便出府找了宋掌柜,又悄悄去了一趟静北街见顾彦宜。

    “……我劝小姐了,她就是不听!”她跟顾彦宜抱怨锦念。

    顾彦宜正在书房看梁知事抄录的票据,听杜鹃话里话外都在说锦念固执,脸色就冷了下来,淡淡道:“我知道了,你且退下。”她再不好,还轮不到一个丫鬟在她背后说嘴。

    杜鹃心下一凛,她摸不准顾彦宜是什么意思,却又不敢再多问,只好悄悄地退了出来。

    杜鹃出去后,顾彦宜立即找顾诚来问话:“我们安在漕运的宫嬷嬷,你让她撤出来,今晚让她来”

    顾诚一惊,忙问发生了何事?怎么突然要动用到漕运的人,漕运与盐税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也是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宫嬷嬷安插进去的,如今正是用到宫嬷嬷的时候,怎么能说撤就撤了?

    顾彦宜没解释,只是抬眼静静地看着顾诚。

    书房里静得落针可闻,似乎一股无形的气势压过来,顾诚想到了在山里时,顾彦宜突然动用顾大学士的名帖去送口信。

    如今,调回宫嬷嬷,只怕跟那位也有关系……

    思及此处,顾诚的声音不自觉中便放低了几分:“我今晚就带宫嬷嬷来见您!”

    宋掌柜办事很快,翌日辰时便把人都找齐了,又假借说是谢氏陪嫁铺子上的人,来进府给三夫人回话的,房门扫了一眼来人,见大都是些身高体壮,相貌普通的妇人,问也没问就放行了。

    锦念在花厅见她们。

    宋掌柜指着其中一人跟锦念说:“这是宫嬷嬷,早年行走江湖,是有功夫在身的。如今年纪渐长了,前阵子在我家附近落了脚,最近一直在谋个安稳的差事。我见小姐用得着,就带她来了……”

    锦念抬眼望去,只见那宫嬷嬷四十风岁的年纪,身穿灰色道袍,道袍旧得有些发白,但洗干干净净的。她梳着圆髻,乍一看,跟凌先生还有点相像。

    锦念一下就觉得宫嬷嬷面善了。

    一边的宫嬷嬷眼里闪过惊艳,不动声色地给锦念请了安,又退到宋掌柜身后。

    瞧她进退有度,锦念心下更满意了,让杜鹃重重赏了宋掌柜。

    宋掌柜目光微闪,觉得这赏钱他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