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第一权臣 > 第六十八章:改主意

第六十八章:改主意(2/2)

任王振、亲近王振,对于他为所欲为的乖张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关系中也含着一种利益交换。

    “陛下,这次的事儿可不小啊!”王振坐到朱祁镇身边,长舒了一口气,“老奴挨骂倒不要紧,就怕到头来陛下的事儿也办不成。”

    “先生,朕梦见父皇了……”朱祁镇知道王振这次很难做,所以他下意识地展开了“感情攻势”,“父皇说对朕很失望,朕……朕自己也觉得很丢脸,哪有一个皇帝率着几十万的大军出征,最后还要因为惧怕而回师?朕会被后人笑话死的!朕没脸再做这个皇帝!”

    “哎呦,陛下可不能这么说……”王振心疼地抚了抚朱祁镇的后背,其实有时候在他眼中,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不过是一个孩子而已。

    其实他理解朱祁镇的难处,也许从旁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对错问题,可放到朱祁镇身上,这就是一个面子问题,而且还是很大的问题。

    试想你若是九五之尊的朱祁镇,却要在血气方刚的年纪落得一个怯懦之名,心里会好受得了?年长的人做事讲求利益最大化,可年轻人做事凭的就是那么一股劲,确实不对,但王振能理解。

    再者自己的孩子心里委屈,自己又怎能袖手旁观?更何况自己的一切都是他给的。若是没有朱祁镇在背后撑腰,自己算个什么?不过是一个干杂活、没人瞧得上的死太监罢了!

    可现在呢?自己权势滔天,百官趋附谄媚。要想保住这一切,自己就不能惜名,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儿,难道还差这一件?

    于是王振舒口气笑道,“好,陛下放心,老奴去办这件事,咱们不走紫荆关,就走居庸关!”

    “谢谢先生!”朱祁镇状,都不禁感慨王振是一个识大体、忠心耿耿的好太监,而张太皇太后听说了这件事儿后,也对王振改观了不少,但这却使得朱祁镇对王振产生了误会。

    于是年幼的朱祁镇冲王振发脾气,还打了他好几个耳光。王振就抱着哄他,给他讲故事,给他当马骑,朱祁镇终于高兴了,当他偎在王振怀中睡着的时候,不由呢喃着说,“先生,你是最好的……”

    那一刻,王振觉得很幸福……

    附注:有读者朋友看完这章,可能觉得我在为王振洗白。澄清一点,我绝对不是为他洗白,王振是个大奸宦,而且于擅政之时干了不少缺德事儿,这在小说一开始就成了盖棺定论,我肯定是对这个人没好感的。

    但是,将土木堡之败归咎于王振一人,绝对是史官的春秋笔法,深究起来是极其不合理的,因为朱祁镇并不是一个有智商缺陷的木偶皇帝。如果有读者朋友仍觉不满,我会在写完土木堡战役之后专门开一个单章,解释一下所有的相关问题,届时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