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三国志 > 卷三 魏书三

卷三 魏书三(1/2)

    ◎明帝纪第三

    明皇帝讳叡,字元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

    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七年夏五月,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

    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诸臣封爵各有差。

    癸未,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壬辰,立皇弟蕤为阳平王。

    八月,孙权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议欲发兵救之,帝曰:“权习水战,

    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几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持,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

    先时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禹到,於江夏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

    举火,权退走。

    辛巳,立皇子冏为清河王。吴将诸葛瑾、张霸等寇襄阳,抚军大将军司马宣

    王讨破之,斩霸,征东大将军曹休又破其别将於寻阳。论功行赏各有差。冬十月,

    清河王冏薨。十二月,以太尉锺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

    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

    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为骠骑大将军。

    太和元年春正月,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分江夏

    南部,置江夏南部都尉。西平麹英反,杀临羌令、西都长,遣将军郝昭、鹿磐讨

    斩之。二月辛未,帝耕於籍田。辛巳,立文昭皇后寝庙於邺。丁亥,朝日于东郊。

    夏四月乙亥,行五铢钱。甲申,初营宗庙。秋八月,夕月于西郊。冬十月丙寅,

    治兵于东郊。焉耆王遣子入侍。十一月,立皇后毛氏。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鳏

    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十二月,封后父毛嘉为列侯。新城太守孟达反,诏骠骑

    将军司马宣王讨之。质任。卿来相就,当

    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若卿欲来相见,且当先安部曲,有

    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达既至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

    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

    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

    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达既为文帝

    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埸,

    心不自安。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魏兴太守申仪与达

    有隙,密表达与蜀潜通,帝未之信也。司马宣王遣参军梁几察之,又劝其入朝。

    达惊惧,遂反。干宝晋纪曰:达初入新城,登白马塞,叹曰:“刘封、申耽,据

    金城千里而失之乎!”】

    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分

    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

    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遣大

    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

    丁未,行幸长安。志,不思荆邯度德之

    戒,驱略吏民,盗利祁山。王师方振,胆破气夺,马谡、高祥,望旗奔败。虎臣

    逐北,蹈尸涉血,亮也小子,震惊朕师。猛锐踊跃,咸思长驱。朕惟率土莫非王

    臣,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不欲使千室之邑忠信贞良,与夫淫昏之党,共受涂炭。

    故先开示,以昭国诚,勉思变化,无滞乱邦。巴蜀将吏士民诸为亮所劫迫,公卿

    已下皆听束手。”】夏四月丁酉,还洛阳宫。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

    巳,论讨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五月,大旱。六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

    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

    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秋九月,曹休率诸军至皖,与吴将陆议战於石亭,

    败绩。乙酉,立皇子穆为繁阳王。庚子,大司马曹休薨。冬十月,诏公卿近臣举

    良将各一人。十一月,司徒王朗薨。十二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

    拒之。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

    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

    三年夏四月,元城王礼薨。六月癸卯,繁阳王穆薨。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

    曰高皇帝,夫人吴氏曰高皇后。

    秋七月,诏曰:“礼,王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当纂正统而奉公义,

    何得复顾私亲哉!汉宣继昭帝后,加悼考以皇号;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称

    引亡秦,惑误时朝,既尊恭皇,立庙京都,又宠藩妾,使比长信,叙昭穆於前殿,

    并四位於东宫,僣差无度,人神弗祐,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用致丁、傅焚如之

    祸。自是之后,相踵行之。昔鲁文逆祀,罪由夏父;宋国非度,讥在华元。其令

    公卿有司,深以前世行事为戒。后嗣万一有由诸侯入奉大统,则当明为人后之义;

    敢为佞邪导谀时君,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谓考为皇,称妣为后,则股肱大臣,

    诛之无赦。其书之金策,藏之宗庙,著於令典。”

    冬十月,改平望观曰听讼观。帝常言“狱者,天下之性命也”,每断大狱,

    常幸观临听之。

    初,洛阳宗庙未成,神主在邺庙。十一月,庙始成,使太常韩暨持节迎高皇

    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神主于邺,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于庙。

    癸卯,大月氏王波调遣使奉献,以调为亲魏大月氏王。

    四年春二月壬午,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

    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

    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戊子,

    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癸巳,以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

    骠骑将军司马宣王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夏四月,太傅锺繇薨。

    六月戊子,太皇太后崩。丙申,省上庸郡。秋七月,武宣卞后祔葬于高陵。诏大

    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宣王伐蜀。八月辛巳,行东巡,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

    乙未,幸许昌宫。九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诏真等班师。冬十

    月乙卯,行还洛阳宫。庚申,令:“罪非殊死听赎各有差。”十一月,太白犯岁

    星。十二月辛未,改葬文昭甄后于朝阳陵。丙寅,诏公卿举贤良。

    五年春正月,帝耕于籍田。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

    司马宣王拒之。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夏四月,鲜卑附义王轲比

    能率其种人及丁零大人儿禅诣幽州贡名马。复置护匈奴中郎将。秋七月丙子,以

    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乙酉,皇子殷

    生,大赦。

    八月,诏曰:“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先帝著令,不欲

    使诸王在京都者,谓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也。朕惟不见诸

    王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其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適子一人朝。后有

    少主、母后在宫者,自如先帝令,申明著于令。”冬十一月乙酉,月犯轩辕大星。

    戊戌晦,日有蚀之。十二月甲辰,月犯镇星。戊午,太尉华歆薨。

    六年春二月,诏曰:“古之帝王,封建诸侯,所以藩屏王室也。诗不云乎,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秦、汉继周,或强或弱,俱失厥中。大魏创业,诸王

    开国,随时之宜,未有定制,非所以永为后法也。其改封诸侯王,皆以郡为国。”

    三月癸酉,行东巡,所过存问高年鳏寡孤独,赐谷帛。乙亥,月犯轩辕大星。夏

    四月壬寅,行幸许昌宫。甲子,初进新果于庙。五月,皇子殷薨,追封谥安平哀

    王。秋七月,以卫尉董昭为司徒。九月,行幸摩陂,治许昌宫,起景福、承光殿。

    冬十月,殄夷将军田豫帅众讨吴将周贺於成山,杀贺。十一月丙寅,太白昼见。

    有星孛于翼,近太微上将星。庚寅,陈思王植薨。十二月,行还许昌宫。

    青龙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二月丁酉,幸摩陂观龙,於是

    改年;改摩陂为龙陂,赐男子爵人二级,鳏寡孤独无出今年租赋。三月甲子,诏

    公卿举贤良笃行之士各一人。夏五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

    车骑将军程昱於太祖庙庭。戊寅,北海王蕤薨。闰月庚寅朔,日有蚀

    之。丁酉,改封宗室女非诸王女皆为邑主。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祠典者勿祠。六月,

    洛阳宫鞠室灾。

    保塞鲜卑大人步度根与叛鲜卑大人轲比能私通,并州刺史毕轨表,辄出军以

    外威比能,内镇步度根。帝省表曰:“步度根以为比能所诱,有自疑心。今轨出

    军,適使二部惊合为一,何所威镇乎?”促敕轨,以出军者慎勿越塞过句注也。

    比诏书到,轨以进军屯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鲜卑。比能遣子将千馀骑迎步

    度根部落,与尚、弼相遇,战於楼烦,二将败没。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与比能

    合寇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

    秋九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宣王遣将军胡遵等追讨,

    破降之。

    冬十月,步度根部落大人戴胡阿狼泥等诣并州降,朗引军还。

    十二月,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张弥、许晏首,以渊为大司马乐浪公。

    二年春二月乙未,太白犯荧惑。癸酉,诏曰:“鞭作官刑,所以纠慢怠也,

    而顷多以无辜死。其减鞭杖之制,著于令。”三月庚寅,山阳公薨,帝素服发哀,

    遣使持节典护丧事。己酉,大赦。夏四月,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