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 29 页(2/2)

贩时被层层剥削的诸多不合理税赋,让民间的百姓都能光明正大经商,南北货物通行,钱路就是活路,犹如百川畅流,所到之处润及天下,如斯养民富民,最后终能归纳丰盈——也就竖家——之中。

    高壑原以为独孤旦喜欢经商挣财,多是为了争一口气,也期日后能用银子砸死侯府一票人,却没料想到她并非妇人心思的小打小闹,而是真正地做出了有利于国家民生百姓的“商经”。

    “这真的全是……”他看完了手上那卷她花了整整一个月拟出的详尽方略,有些不敢置信,又难掩欣喜激赏地望着面前小脸红扑扑、满是期待之色的小人儿,“孤的阿旦真是奇才!”

    他素不耐烦这些庶务民生之事,虽说朝中自有心腹监管着这些,但他们的思路多半是“守成持稳”,却不像他家阿旦想出的“化守为攻”,一条条一件件都恰恰好能解决他伤神苦恼已久的,北齐世家巨利代代私掌,致使天下财富下均,贵都越富,贫者越贫的济癖顽疾。

    独孤旦被他夸赞得脸红了,“这倒也不是臣妾自己的功劳,只是当初小客栈中投宿往来的皆是南北商客小贩,常听他们喟叹百姓营商,税赋严苛,可如河东裴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和王谢陆萧等等大族子弟,因有家族扶持,为仕平步青云不提,连经商都免了丁税、货税、人头税等等……”

    “巨阀世家多是五百年以上代代相承的大家,渊远流长,背景雄厚,自然不是一般民间百姓可比。这点,倒不能说他们有错。”高壑虽然对世家保持戒心,却也极为中肯地道。

    “经商靠人脉靠本事,天经地义。”她轻蹙眉头,解释道:“可既然税赋方面已优待诸世家,在码头、驿口

    榷市种种官方辖管之地,就不该再睁只眼闭只眼。主公,您可知,同样一批毛皮,凡挂世家牌子宅十车中仅抽一二车税,有时还能不经抽检便能通关?”

    高壑浓眉倏然竖起,脸色沉了下来。“确有此事?”

    “这已是商界人人心知肚明却无人敢言的通则。”她越想越火,故意咕哝道:“稳赚不赔还有人护行,瞧着简直比我当奸妃还爽……或许臣妾当初是跑错楼投错家了,我当时就该嫁入世家当宗妇,搞不好现在数钱数到手抽筋呢!”

    尽管听得出她是存心打趣讽刺,可高壑还是受不了,一又把小人儿熊熊压倒在榻上,横眉竖眼凶神恶煞地朝她亮牙。

    “再说一次,你还想嫁谁?嗯?当世还有谁敢同孤抢女人?”

    独孤旦被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又频频想笑,挣扎了老半天,却发现不得了,都把他的龙根给撩起来了,慌得一僵,忙娇弱弱地连声哀求道:“说正事说正事……人家腰还酸着呢,今天不行了……”

    一大早已然被他摁在龙榻上好生压榨了一番,连澡都洗过两回了,若不是眼看上朝的时辰将到,恐怕她还得被迫洗第三次……

    大臣都还没上朝她就先上工了,谁说奸妃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