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对于自己查的这些,八弟当真不知?
还是说,他知道,可依旧当了李进朝他们的筏子,来让这事搅的更混?
若是这个可能,四爷想的冷汗都要下来了。
想想,自己这要贪功冒进,依著纸条把这些太监都给查办了,功劳全都落在自己身上。那么,打压太子即便不是罪名,这政治倾向落在自己头上也十打十了,到时皇阿玛怎么想,那是另说,可大哥呢,却可以在背后享受这一切的成果。
八弟那诚恳笑意的后面,当真是这样的心思?
四爷不由心惊肉跳。有些不信十六岁的阿哥,能有这种深沈自然的演技。
可再看这图。
怎么看,八弟后面的大皇子派,就只有好处,而全无坏处。
所以钱庄这条线自己该去查么?
不,这事根本不该他查,他也不能查!
四爷突地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了。
他查,只能查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就得让皇阿玛决定要不要继续。
他现在该做的,就是把手头上的一切,如实报给皇阿玛而已。
只要没捅破最后那一层纸,没下最后那个结论,那就什么都不是!
便是皇阿玛自己,不也是这样对待太子的么?
四爷心口突突地跳著,随后再抽过张新纸,振笔疾书地开始写起折子。
这事要快!
毕竟,他已经查的有些过头了!
而这份折子因为不用下结论,也不能下结论,故四爷写的飞快。只花了两天,就整好了厚厚一本折子快马加鞭,送去给大军刚开到宁夏的康熙手上。
之后,四爷也松了抓赌这事,不再日日跟队。连去上书房读书的时间都有了。
这种改变院里的人自是都察觉了。
这日领午膳的时候,李格格院里本来都是小方子跑的,近来也不知怎么回事,改换成了贴身婢女闻菊亲自过来。
等在膳食房外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几个院过来领膳。膳食房要供的主子非常多,所以领膳也是有分固定柜台的。负责阿哥所的就在秋三院里,闻菊到的时候,也见著了福晋院里来的陈仰,他是新一批内务府过来的太监,以及宋格格身边的姑兰。
陈仰一见两位姑娘倒立刻让了位,自动退到后边。
闻菊暗想,果然是一准新人。这般让法,不就是堕了主子在外的威严了么。可也没说话,只笑笑看向姑兰,“姑兰姐姐,这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