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仙境文明 > 仙境文明第7部分阅读

仙境文明第7部分阅读(2/2)

还有这鱼汤,啧啧,别提有多美味了。”

    吕晨乐找到开口的机会,前面话题被人抢了先,几次想说上两句,都被几人抢了过去,不由得狠狠地和烤鱼较劲,这下可算逮着机会啦,挥着两手,指了指中间摆的不少烤鱼,笑呵呵地招呼大家,敢紧的吃膳食。

    “说到这烤鱼啊,还是小公子亲自弄的好吃,可惜当时只捞到一条,那味道真是让人回味啊。”褚铭吃着手里的烤鱼,回想起前不久小公子在镇子上面弄的一个烧烤晚会,那滋味现在想想口水都不住地往下流。

    “褚老哥,你能抢到一条算是运气不错了,我当时甭说一条,就只尝了一条鱼尾巴,当时人杂,也不知道谁把鱼头和鱼身子给抢了过去,后悔不已啊。”

    难道猎人都是吃货不成,邢升一脸郁闷之sè,想来还在为自己只吃到鱼尾巴一事耿耿于怀,逗得大伙儿大笑不已。

    平湖镇,广场边上西北角,那处以前被当作病房的两套三人住的屋子,现在已经被整个改变了模样,从高处看下去,整个地儿被弄成了坐北朝南二进的三合院。

    院子外面的大门上面还挂上了一块匾额,匾额做工算不得有多jg美,就是一般的木板,再在周围包了一圈,里面书写着四个大字,平湖医院。

    很有北宋字体的风格,坚锵有力,笔末带风,大有横扫众军之势,想来书写之人定是经历战争之人。

    走进医院,对直看到的便是十米外的二进大门,而院子两侧各有两间屋子,每间屋子的门口右面挂着木牌,上面写着几个小字。

    走进左边靠外面的一间细看之下,木牌上面写着病房(甲)的字样,大门所在的正北面,并排着四间大屋,而中间就是二进的大门。

    二进大门上面也挂着一块匾额,同样的字体风格,上面书写着济世救人四个大字,沿着二进的大门往里走,约二十来步左右,本来略有昏暗的通道突然明亮起来。

    这和之前的院子相差不大,两侧都有房间,不过却是各三间,想来内院的侧房比外院的侧房多了一间,走完院坝拾阶而上。

    八步石阶之后便是三尺宽的走廊,沿着内院包了一圈,想来费了不少的石材和人力,而走廊顶上又盖着纜|乳|埽讲嘤么执蟮闹蹦局c抛牛扛羯夏敲醇刚删褪帕礁呃榷ビ美凑谟甑娜匀皇歉刹荨?br />

    来到主厅的大门,又见一块匾额,不过这块匾没有前面两块大,但做工却jg致了许多,匾额的周围还雕琢很多的木花,很形象也很生动,栩栩如生。

    就连上面的字也不再是书写而成,而是真正的雕刻阳文,仔细辨认不难看出这几个字,‘妙手回chun’,紧接着迈入大门。

    来到正厅,入睑之处却挂着一张画像,纸张泛黄,有些地方还有cháo湿之后的痕迹,不难看出此画怕是有些年头,而画像下面摆着香炉,上面到是干净,没有一丝的香灰存在。

    正下方摆放着制造简单的桌椅,没有花纹,没有泛光的漆sè,表面也有些粗糙,此时正坐着两人,准确地说应该是坐着一老一少。

    老的年纪看起约四十多岁,少的十一二岁左右,少年正指着外面的院子大放阙词,面sè带着愤怒,对入眼所见的事物仿佛很不满意。

    “公子却是想差了,这平湖医院却不是管船长所为,真要说起来还是你我二人为主使,公子可先记得月余前救治的那八百余南宋国人,现在叫南宋人也不对,应该叫平湖镇人。”

    坐在右首的长者看对面的少年气余稍微,露出带着皱纹的笑脸说道。

    少年不由回想起那ri的惨样,每天都有人因伤病过重,来不及治疗便归于大地,现在想想都让人心如刀绞,语气沉重地问道:“当然记得,那还是潘老与小子亲自所救,怎么?此事与他们有干?”

    “然也,当初公子与我说过,治病之所定要干净,卫生,环境要好,也不知被何人听去,便闹着要好好修缮一下,说此地湿气过重,虫鼠繁殖,对病人的身体有恙,管船长经不住他们的请愿,便同意将此地好好修筑一翻,最后就成了这副模样。”

    见小公子有些惨白的面孔,也不愿多提以前的事情,便将事情的经过一一道来,待听见事情的始末之后,面前的小公子刚才的愤怒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百姓如此大的回报感叹不已。

    良久,将自己的心态恢复之后,少年也不再提及此事,转开话题询问起:“潘老,今儿个管船长叫小子回来,可有要事待办?”

    潘老抚了抚下额并不算多的胡须,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此事老夫倒也略知一二,这些时ri你在海上训练,很多事情都还不太清楚。”

    “你要找的石灰石好像有着落了,那个叫煤的东西还没寻到,铁矿石也寻了好些处,还有你需要的高温窑已经建成,并试验了几次,基本上符合你所说的要求。”

    听到潘老讲着自己一直cāo心的石灰石和水泥窑都已经办妥,心下十分高兴,拍着桌子大叫起来,“太好了,这下可以叫人开始研究水泥了,粘土早就弄到了,潘老,这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走,咱们去瞧瞧。”

    “想来公子又有什么奇思妙想吧,给老夫讲讲,这水泥有何用处?”看到小公子在厅里手舞足蹈的,虽不知小公子所说的水泥是何模样,心里也替小公子感到高兴,站起身来询问道。

    “潘老咱们去看看高温窑,边走边说,这水泥的作用可不小,它的好处有……”

    两人拾步走出医院,奔着镇子的西北方向驶去,一路上潘老由开始平静之sè,转变成兴奋之sè,随着董事深入地讲解,震惊之余。

    拉着董事的小手,激动不已地询问,偶有路过的百姓,瞧见两位大夫聊得兴起,心中佩服不已,连走路都在相互探讨医学问题。

    “公子,公子,我们就这样走着去?”潘老和董事两人出了镇子老远,才醒悟过来一件事,望着延绵的小道,有些疑惑地问身旁的董事。

    “不走着去难道还坐车去不成?那,那是牛车?”听到潘老的询问之声,也有些好笑地转头看向潘老,才说完便发现后面居然有牛车出现,董事顿时恍然大悟。

    “啥时候有牛车了?我每次回镇子上都没发现,乡亲们还真是潜力无限啊。”望着向自己两人驶来的牛车,董事惊叹之余,还不忘赞叹几句。

    “还不是前些ri子才弄出来的,这事之前还有一段故事,就是镇子上的失牛案引出来的,大伙见三蛋将野牛训服,也跟着去外面套野牛,平原上面的牛都快被镇上的乡亲套完了,这不,紧跟着叫四宝的小伙子,叫上他的一帮兄弟们,弄出来不少的牛车,既能训练牛也能载人带货。”

    “看不出来镇上的乡亲还真有一手,这么快就找到解决劳力的办法出来,不错不错。我去问问后面的牛车去哪,看能不能载我们一程。”

    董事大步来到老乡的牛车前面,还未等董事开口,那位老乡已认出面前小公子就是小神医董四公子,停下牛车笑着开口道:“是四公子啊,四公子是否要去那个什么水泥窑吧。”

    第二十五章 板砖

    “这位叔,你怎么知道我要去水泥窑?大叔眼力真是不错。”董事还没问呢,人家就已经知道自己去哪儿,这位大叔还真有眼力,站在不远处的潘老扶着额头不语,一副伤脑的神态。

    “四公子说笑了,这条土路只通往一处,就是刚建成不久的水泥窑,小公子莫非不知?路程稍有些远,来,上车坐吧。”大叔依旧笑容满脸,看来还是位热心的大叔,忙着解释一边叫两人上车。

    潘老和董事两人不再客气,都攀上了牛车,就这么一晃一跌的往水泥窑方向赶去,路上董事看着稀奇,便问前面的大叔:“叔,你赶着牛车往水泥窑去干嘛呢?”

    “还能干啥,就是去拉什么来着,反正是去拉货,管船长吩咐下来的,本来呢,前两天就应该过去了,只是咱家这牛啊,不听话,所在就在家里多训了几天,这不,今儿个便是咱一个人了,前些天已经过去好些个牛车了。”

    大叔坐在牛车绑子上面,拿着软鞭吆喝着前面的牛儿,听到四公子的问话,大嘴咧着笑。

    “石灰石?”

    “好像是叫这么个名,对,管船长还说这东西烧出来啊,可以给大家伙修坚固的房屋,谁家出力就先修谁家的屋子,所以一听说需要牛车,镇子上的有牛的乡亲都跑过去帮忙了。”

    大叔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话,一个劲地说,从水泥窑说到房屋,再说到吃食,又讲到土地。

    董事开始听得还挺起劲的,倒后来整个人感觉都有些jg神恍惚,哈欠连天,看了一眼旁边正睡得正香的潘老,想睡又感觉不好意思,人家大叔在前面努力地赶车,顺便唠叨几句。

    这倒好,还睡了过去,用双手在脸上揉了揉,让自己的睡意散去,提着jg神不时地答上几句,以表自己还没睡着。

    “四公子,醒醒,到咯。”大叔在董事肩上摇晃了几下,将睡意矇眬的董事叫醒了过来。潘老紧跟着也醒了过来,站起身下了牛车,伸了伸有些酸胀的四肢,望向不远处的几个水泥窑。

    “啊呀,这么快就到了啊。不好意思啊大叔,刚在车上一不留神就迷糊过去了。”董事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有人喊自己,望去见是拉牛车的大叔,听到已经到地儿,连忙抱歉。

    “没事,今天和四公子一起,倒是让你刘叔我说了个痛快,今天恰巧开窑,公子快去瞧瞧,说不定有什么新玩意儿烧出来。”

    大叔和气的大声说着,一副满足感让大叔红光满面,还指着对面聚集不少人的地儿,挥着手让董事和潘大夫两人赶快过去瞧瞧,说不定又有什么新鲜事儿发生。

    站在几十米开外的大叔刚把话说完,三人就听到窑子那边先来号子声,声音洪亮,曲调悠扬,让董事觉得很生动,倍感亲切。“开窑勒,一开那成sè好哇…,二开那百姓饱咯…,三开那全是金元宝哦…,四开那又是神仙窑谓…”

    “这曲调很好听,词也唱得不错。”待听完之后,董事立在那里回味着刚才的那曲调,不由出声说道。

    “这些在北宋国时很常见,开矿有矿调,烧窑有窑曲,就连洗衣造饭都有俚曲,说来这些曲儿虽是好听,却也反应乡亲百姓的真实愿望。”

    很长时间没有开口的潘老站得笔直的身体,望向那久久不散的曲调方向,沉思着,听到董事的赞美之声,没有回头,望着前方回答着董四,也像是在回答着自己。

    “潘大夫说得没错,这些腔曲唱调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希望自己努力的工作能换到应得的回报。”刘大叔拉着牛车,在听完对面的俚曲之后,挥动着手中的长鞭,朝身后的两人说完之后便驶了出去。

    “走吧,小公子,我们也过去瞧瞧。”见董四双眼空洞地望着前方,思绪早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潘老不由出声将小公子拉回神来,便独自拾着脚步前去水泥窑。

    “快快,先把烧制好的水泥样品归类,然后运到试验室去。”站在冷却的窑口外,一名穿着深灰sè麻衣的汉子,挽着衣袖。

    正指挥着匠人,搬运窑里烧制好的样品,见所有的水泥样品,都一一的搬运出来,并标上记号,送到离水泥窑不远的小屋中。

    潘老和董事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没有上前去询问水泥的试验问题,在这之前,董事曾告诉过管船长,如何试验,记录等等,当所有的水泥样品,都被搬进小屋子之后,那名汉子又指挥下面的匠人,在窑子里面往外搬其它东西。

    董事看得仔细,发现里面有黑sè的屋瓦,有不规则的土陶,还有形状各异的玻璃,特别是当玻璃被搬出来时,大伙欢呼得更加兴奋。

    董事上前拿起一个看不出是啥形状的玻璃,看到里面还有没有烧完的沙子,董事就知道这是不合格产品,最后看下来发现几十个玻璃样品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形态,但是匠人们的表情却十分开心。

    “终于成功了,二毛,快过来看看,这都是你整出来的琉璃啊,简直神了,这要是打磨出来那还不卖个天价啊,宝贝啊。”

    最开始一直在指挥的汉子叫着姓二毛的匠人,手里拿着形状怪异的琉璃不停地细看着,那名匠人听到管事在叫自己,呼溜溜的就跑了过来,看到自己做出来的琉璃,只顾着咧嘴傻笑。

    “看把你小子乐得,不错啊二毛,这事儿我会禀报管船长,记你首功,不过还得努力,我发现琉璃里面还有不完全烧制的细沙。”

    管事现下也是心情舒爽,看到大堆的成品,虽然不是十分的完美,但现在能有这样的成果已经很了不得了。

    以前在北宋国时,琉璃一直都是官家掌握的技术,平头百姓哪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今天能烧制出琉璃,还是二毛以前的老爹留下来的手艺,听说他老爹就是一直在官家窑里烧琉璃。

    “那个你叫二毛是吧,我是董四,认得我?那行,咱不给你看病,我给你提点建议。”

    “你这个玻璃,嗯嗯琉璃,选用的沙子是在原来的海滩上拖过来的?这样哈,若是在沙滩里面只选白sè的沙子,对,对,就是白sè的,然后在烧制前,再加入一定量的石灰,具体加多少,就看你自己掌握了。”

    “当温度到达时,它们会变成液体,嗯,液体就是和水差不多的样子,然后倒入做好的模具里面,当然温度很高,小心别被烫伤。”

    董事看到玻璃被烧出来时,心中也有了想法,没想到这儿的烧制艺术如此了得,便大步走到两人的身前,抬头看向那个叫二毛的匠人,将自己的建议说出来。

    “你说我骗人?我董四啥时候骗过人,你说我是大夫,我不懂?那行,你不信可以去试验嘛,千万记住别被烫伤。”董事觉得自己被人小瞧了,顿时有些生气,看着二毛那副不信的神sè,脸sè涨红地让那个二毛自己去做试验,看自己的说法是不是正确的。

    “你们怎么不烧板砖?”董事不想因为别人的愚蠢而把自己气上火,转头看向陆续停下来的匠人,才发现窑内的烧制样品都被大伙给全搬了出来,发现地上没有以前经常见到的板砖,顿时面带疑惑地问了出来。

    “小公子,啥叫板砖?”

    “板砖就是砖头。”

    “砖头是啥?”

    “砖头就是板砖。”

    “那个,小公子,我还是没搞明白。”

    “行了,板砖就是这个样子,在窑里烧制之后很硬,可以用来砌墙。”董事蹲下身子,在地上捡了根木条,然后在平坦的泥地上面画了一个长方形,用小手比了比它的厚度,围过来看的人这下总算是明白什么是板砖了。

    “那个,小公子,这板砖没有青石硬吧,用石头多好,为何要用板砖来砌墙。”不愧是匠人出生,这名围过来的管事看到地上所画,便明白小公子的意图,不由开口询问。

    “这位管事,还不知贵姓,喻成庆,喻大叔啊,这板砖用来砌墙之用,一来可以防cháo,二来轻便,三来砌墙整洁均匀,四来省时省力。土墙和木墙都不用说了,耐久时间不长,石墙劳心劳力,修建的房屋且y寒,不宜久居。”

    董事开始讲解板砖的好处,分别和其它结构作了一个简单直白的对比,听得众匠人点头称是。

    “可是这样一来,用到的粘合料就需要更多了,那更不划算啊。”这时不晓得是谁,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来,众人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还有两人有些懊恼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么明显的缺点来呢。

    “谁,谁说的?站出来,你是真笨还是装笨啊,怎么还能用以前的思维呢,你们现在烧制的水泥,不就是最好的粘合料吗?”

    董事不由大骂起来,往周围吼了一圈,发现还真有一个匠人站了出来,抬头挺胸,很是为自己的高智商感到满意,不过当董事用手指了指后面的水泥窑时。

    众人都反应过来,刚才还在懊恼自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