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逍遥江山 > 2862章:运去英雄不自由

2862章:运去英雄不自由(1/2)

    从此,十六岁的小皇帝有了妻子,他不再是独自一人站在世间至尊的殿宇上迎接万众的仰视。而中国古代宫廷一段缠绵凄凉的爱情也就此以这般金碧辉煌的方式揭开了序幕。

    钱皇后出身寒微。当然,官场中的寒微看在平民百姓眼中还是很不一般的。她的曾祖父钱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时的老部下,任燕山护卫副千户,一直对成祖忠心耿耿。祖父钱通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父亲钱贵继承了祖传的武职,多次随明成祖、明宣宗北征,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直到女儿被选为皇后,钱贵才被提拔为中府都督同知。

    虽然姻缘的缔结是出于祖母张太皇太后之命,但英宗仍然对自己的皇后比较满意。因为钱皇后的两个亲戚在土木之变中殉国,钱皇后自己也因为英宗导致残疾,英宗十分感叹,加上钱氏家族

    官爵太过低微,打算效仿宣宗朝的例子给予家族爵位。

    对于丈夫的良苦用心,钱皇后深为感不舒坦,安慰道:“或许小皇帝知道人太多了派人来通知下?”

    陈循点了点头道:“也许是这样的。”

    小太监入了门后,左右看了一眼,很快就寻到了杨溥的签押房,事实上用不着寻,因为整个文渊阁最显眼的就是杨溥忙碌的身影,但凡来这里的人儿,第一眼就能分辨出那个门是首辅大人的。

    小太监进入行了礼,便对杨溥说了什么。

    杨峥看到小太监说话的时候,杨溥神情虽没变,但眉宇间去多了几道纵横,那是他深思时的表情。

    ”好像遇到麻烦事了?”陈循低声道。

    杨峥皱了皱眉,心道:“大国年的能出什么事儿。”

    就在杨峥等人惊疑这档口,那小太监已与杨溥把话说完了,躬身告退后便头也不回的去了。

    签押房里杨溥呆了呆,似有什么事儿决定不了,又似完全释然了一般,吐了口气,抬头看了看外边,搁下了手中的湖笔快步走了出来。

    大殿一片安静,只听到墙角挂着的报时铃铛被风吹得发出当当当作响。

    “诸位都出来吧?”走出签押房的杨溥面对着七人,喊了声。

    声音不大,但却十分的威严。

    文渊阁不大,加上过年也没什么人走动,所以这话儿人人听得分明。

    早就等候这话儿的杨峥等人立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整理了官袍,戴好了帽子,一脸期待的走了出来。

    见人都到齐了,杨溥挥手示意众人坐下,他也在正中空着的主人位子落了座,因是过年,也没有当值的官儿,所以也没茶汤可品,七个人就那么以杨溥为中心,分成两排落了座。杨峥离杨溥最近,也是最关心这位饱受压力的首辅大人,此时看他脸上没有一丝笑意,两道皱起的眉头早就形成了一道深深的沟壑,连带着眼角的鱼尾纹都深了几分,看得出这老头心头心事不少。

    若说先前还对宫里头抱点希望,可首辅大人这般苦大仇深的模样,陈循顿时立即感到赏赐是没戏了,看老大人如此模样,莫不是小皇帝对此颇有微言。

    杨溥眼神里的犹豫宛如一个夺情的女子,一一在六人的脸上扫过,许久才松了一口气,那张本就不见得好看的脸却多了几分笑容,道:“今年怕是要对不住诸位了,皇上让阮公公来告知老夫,除夕了别等了,今年没赏赐,早些回家是正经事儿。”

    “这……?”陈循楞了一下,好事年年有,偏偏今年就没了,这不是打脸么。传扬出去日后让百官怎么看呢?

    杨溥却是一叹道:“什么都别说了,回去吧,时候也不早了,再坐下去可吃不上年夜饭了。”

    陈循等人虽是一肚子疑问与不满,可杨大人这话儿实在,不得不骂骂咧咧地站了起来收拾东西开始离开。

    事实上也没什么东西好收拾了,自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谁也没心思处理公务,早上勉强做了做样子,到了下午该收拾的都收拾完了,这会儿各自退到了签押房,随便锁了门也就去了。

    杨峥本也着急着回去,大年的三十,无论是官还是百姓那个对家没留恋,衙门再好,终究不如家来得温暖,一家人围在一起,烤着炉火,吃着茶汤果脯,说些私密话儿,不比衙门来得舒坦,可一看杨溥模样,摆明了是有事,想起先前那太监匆匆忙忙的模样,加上打破惯例,这一切的一切无不透着一个信号,宫里头有事。

    磨磨蹭蹭了好一阵,才从怀里摸出了怀里的钥匙锁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