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队伍里本身有两个大夫,但是一个伤了,另外一个随二皇子那个队伍走了。
隋么寒摇摇头,冷漠的神色里难掩几分倦意,见徐嬷嬷从门口走了进来,便再次打起精神,道:“可是知道了那一户是什么人家?”
徐嬷嬷在看到自个带大的少爷时,一张刻薄面无表情的脸颊舒缓几分,恭敬道:“从几个丫鬟和婆子行事来看,像是个有规矩的人家,她家主子是位年龄不大的小姐,写了个条子,请少爷过目。”她自然不可逾越的去看那张纸条的内容,怕是对方也是大户闺中女子,方不乐意直报自个的名讳。
隋么寒让绿莺递了过来,只见普通的宣纸上面是几个秀气的楷体,那字虽说娟秀,却带着几分力度,让人看着觉得十分清晰。
夏子旭……
夏冬雪并未写上自己的名字,她想,单凭这三个字,隋么寒自然知道他们的来历。再说,想必人家也未必是要知道她是谁名谁,不过是想排除是敌人的可能罢了……
隋么寒果然怔住,他想的东西自然和夏冬雪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而是皱着眉头琢磨起来,夏子旭为什么要赴京?述职?为什么……人人都知道皇上有意让夏子旭继续连任,怎么突然就下旨让他回京述职了,还是在此等关口……良久,像是想通了什么,隋么寒嘴角微微上扬,深黑色的瞳孔亮了一下,道:“唤廖大人进来。”
隋么寒并未严明精舍东厢房住着的女眷是夏府的人,而是直接告诉廖秋:皇上亲信,布政使夏子旭提前回京述职了……
廖秋何等精明之人,自然看出此中门道,盐道布政使何其重要的职位,怎么会轻易换人?还换上了三皇子的人,这不是逼着大皇子做出反应吗?虽然不了解京中那位的真实想法,但是他打算动大皇子的谣言看来并非子虚乌有。夏子旭是皇上近臣,归京必然不可能是放在京中呆着,自然要继续外放,而这外放之地,恐怕需要众人斟酌一番了!皇上派夏子旭去哪里,哪里必将大乱……夏子旭可是皇上最为信任的一把枪,平日背地里管管银钱也就罢了,此时却是要借他主动出击……
“廖大人以为夏子旭会被放到何处?”只要不是南域便好……
“二皇子一直低调行事,不似那大殿下步步紧逼,暂时皇上不会瞄着咱们的人,如果不出意外,我倒是觉得他可能是想让夏子旭去贺州。”
“贺州?”隋么寒点了点头,大皇子的母亲前孝文皇后贺氏便是出自贺州,那里大小一应官员皆和当地望族贺氏息息相关,皇上几次欲派人过去,要么半路出事,要么到了没多久便被收买,再加上皇上并未绝了立大殿下为储君的心思,于是并未太过于计较什么。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今圣上身体依旧安好,暂时无退位之忧,所以,那而立多年的大殿下还如此行事,便是在皇上心中扎个了桩子。
尤其是此次传出皇上身子微恙,众人小动作不断,着实容易让人寒心。只怕在当今圣上的心里,大殿下不再是最优储君之选,甚至起了除之而后快的心思,否则又如何捧了三皇子的人,去接布政使之位?到底是给三皇子希望,存了试探之心,还是故意逼大殿下谋反,他身为父亲,也好有名头处置了他……
但是不管事实如何,夏子旭回京,三皇子的人继位布政使,于大公主和二皇子来说都不是什么坏的消息。按照祖训,大黎本应立嫡长为储,那么唯一压着二皇子的便是大殿下。至于三皇子,只要皇上一日不抬了玉德贵妃为后,二皇子便不惧怕他们什么。他母妃也是贵妃,在嫡字上不输任何人,大殿下要是再没了的话,他更是占了长之一字!并且,相较于大殿下几十年的经营,三皇子不过多了几分宠而已,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是自个的对手?
于是,隋么寒心情变得好了起来,嘱咐廖秋道:“你去和东厢房那户人家的管事商谈一下,确认是否是夏府女眷。若是,便客气的善待几分,别让隋虎他们扰了人家。等待事情过后,便立刻送他们离开。”
廖秋一怔,接了旨意,没想到这精舍里的那户上香人家居然是夏府之人,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直系女眷?若是的话,还当真要给几分薄面,听说那夏子旭和妻子蒋氏关系极好,并无太多子女妾氏,想必对自己的女儿宝贵的很呢。他们实在没必要惹上这种麻烦……
夏冬雪知道短时间内怕是没有机会出门了,而且她想起大公主一家在江南所经历的事情,想必那未来的储君,如今的二皇子定是和隋么寒一同从京城回来,被其他势力的人盯上了。若事情如她所想,那么现在便是那一行人最关键的时候,既不能让人发现二皇子的行踪,又要将二皇子稳妥的送出允州,虽然她不了解这其中隋么寒把握有多大,但是以二皇子最终登基的事实来判断的话,此次二皇子定是无事的。而且她隐约记得,大皇子在不久之后便会因为谋反而被当今皇上关押起来,那么这其中是否又有二皇子的参与呢?
夏冬雪叹了口气,既然隋么寒此行和二皇子都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她便没必要担心自己的安慰。她皱着眉头,想着寺外那一层层的允州官兵和允州知州扬言剿匪的态度,心中已有定论,看来这知州大人和二皇子不是一路的,才会费尽心思,如此行事。只是她爹……在发现她始终不归后,可会有什么动作……
雪落寺外,允州水二师首领和步军三营官员也在不停的商量着什么,他们得知隋么寒一行人确实已经从后山进了雪落寺外,只是两路军队虽然借着匪贼之说大摇大摆的上了山路,却没有找到闯寺的名头,更何况他们的目的是让二皇子现行,而不是活捉住谁,毕竟他们得的是大殿下的命令,而非皇上,做起事情难免束手束脚。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队人马的将领更是忧心忡忡。如此大动干戈之后,若是最后找不到人,又该如何是好?但是此时,他们却又顾及不了那么多了,无奈之余,听取了一个军师的建议。既然匪贼之说早已经放出,不如一队人马装成匪贼,绕到后山入寺,这样才能给步军三营大队人马进驻寺院的理由,否则一直耗在门口,万一人跑了,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允州知州在安抚好了夏府和苏家女眷之后,也感到了雪落寺门口,如今隋家人借住寺庙已经不是什么秘闻,只是如何查寺才是最为关键之法。听了军师的法子,允州知州深知自己已经毫无退路,他们一行人的背后站着的是大皇子殿下,若是大殿下登基未果,迟早是一个死字!索性豁出去了,于是编排出一百号人穿上粗布灰衣,绕到后山入院,一把火烧了后院的树林……
顿时,火势随着这夏季暖风越来越旺,照亮了日渐黄昏的天色,几个小和尚跑了出来,忙于疏散宾客,敲响了寺庙的铃钟。
夏季的天气十分干燥,火势渐渐大了起来,眼看着就要从后山蔓延到寺庙后院的房屋。隋么寒深知这大火来的蹊跷,却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他们的目的是拖住官兵,而非和对方正面冲突,越晚交手,才能越晚让对方发现二皇子早已经不在其中。
夏冬雪几乎不曾休息,此时见远处天色日渐通红,便深知出了大事。又听见门口和尚嚷着救火,急忙收拾东西,站直了身子。王嬷嬷和两个丫鬟慌了神色,反倒是夏冬雪不停的安抚他们,让他们莫要着急,他们和隋家人在一处院子,对方既然不着急,定是有应对之法,又或者这火是他们放的?夏冬雪不停的思索,直到前院传来了官兵缭乱的马蹄声,才猛然醒悟,以贼捉贼,这允州城知州,倒也是好胆量,就不怕真真的烧死几个重要人物?不过只是片刻,夏冬雪就放心了,烧火是小,闯寺拿人是真,这放火之人此时定在灭火……于是她急忙命令众人,将房屋禁闭关好,谁也不要出门,不管外面如何的闹,他们都绝不参与!
想必那火,用不了多久就会灭的……
夏冬雪如今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在隋家人和前院的官兵之争中,独善其身。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559660的地雷,话说俺第一次收到霸王票的说。_
收藏破三千了,我差大家三更。周末会补上。
51、一夜(补三更)
夏冬雪听到窗外凌乱的脚步声音,心头越发的慌乱起来。那二皇子是否也在这雪落寺当中呢?若在的话事情反而郁闷起来,虽然历史不可能因为她的重生而有颠覆性的改变,那么保不齐人家二皇子活了下来,却要处置他们灭口。若是那二皇子已经脱险,他们还有一条活路。
夏冬雪派管事几次确认,似乎精舍院内的士兵大都是隋府士兵,这是否意味着那个危险的主子已经走了呢?上天保佑,希望那未来的储君是真的走了,眼前的一切,不过是隋家人自个放出的烟雾弹,用来迷惑雪落寺外面官兵的……
王嬷嬷和丫鬟们不曾两世为人,更不知道未来登基的是二皇子,他们以为纵火者便是坏人,而外面的官兵是来抓匪贼的……
“小姐,怎么办呀?”王嬷嬷忧心不已,他们暂时是安全的,可是万一那后山的坏人闯了过来,挟制住了小姐,该如何是好?雪落思外面虽有官兵,可是……可是也不能让他们家的闺中小姐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示人吧。
夏冬雪安抚了她一会,道:“把门窗锁好,将柜子顶住门口,四个侍卫在最外面,你们和我在里面,撑过这夜……只要撑过这一夜,应该就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她不怕那些所谓纵火的“贼匪”,更不怕隋么寒会当真不管他们,毕竟他是知道她的身份的,若是此时二皇子已经脱身,而隋家让她在此次变故中受险,以她爹的性子,述职时怎么会不提及此事?皇上本身就对她爹信赖有加,夏子旭即便不明着暗示,只要将话题往二皇子那里一引,皇上可会毫无想法?
当今圣上如今就是个快要被点燃的火苗,因为大皇子的暗中行事患得患失,性子多疑,保不齐会将目光投向二皇子的地盘,连着他一并处置。所以,夏冬雪如今最担心的是外面那些所谓抓匪贼的允州官兵,他们不知道她是谁,只知道她和隋府的人在一起,万一以为二皇子就藏在这东厢房里,可就麻烦了!她一个尚未议亲的姑娘……如何面对那一群士兵!
想到此处,夏冬雪脸色越来越差,事不宜迟,冲着自家侍卫道:“你速速去正屋和管事说,让他告知隋府的管事,我们这个屋子里都是女眷,是万万不能有官兵,或者贼匪入门的!是万万不能的……”夏冬雪面红耳赤的加重语气,那侍卫心中明了,急忙跳窗而出,去了主屋。
隋么寒早就考虑到了夏子旭的问题,据夏府管事所说,东厢房内的女子正是夏家唯一的嫡女夏冬雪,对于这个小姑娘,他隐约有些印象,貌似上次她就闯进了他们的防卫线内,这次这丫头更是有些倒霉,遇到了他们这一群人……
廖秋犹豫的站在隋么寒身旁,忐忑道:“大少爷,将兵力的一半守住东厢房,会不会……太过刻意,反而让那夏家大姑娘成了外面那群人的靶子……”其实廖秋隐约觉得,自家大少爷就是打算让众人误会,以为那东厢房内住着关键人物。只是那夏子旭虽然表面是文弱书生,但是可以得到圣上宠信这么多年,怎么会是个好相处的,此事过后,就算夏姑娘安然无事,那夏子旭可会因此和隋家乃至二皇子一派彻底结下梁子?
隋么寒双手背后,此时的他早就换了一件干净的黑色长袍,凌乱的发丝重新洗漱,挽在脑后,露出了清冷却异常英俊的刚毅面孔,深邃的视线仿佛幽静的湖水,泛起了一丝淡淡的波澜。
“事到如今,也别无他法,我们只是借着她拖延时间而已,若是那允州士兵冲破了东厢房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出面阻挡便是……”
廖秋欲言又止,没好意思说出口的是,人家夏家大姑娘毕竟是未出阁的姑娘,隋么寒又是个单身男子,那东厢房才多大的地方,照他家少爷的意思是打算守在里面,拖延时间,只是如此安排,那夏家大姑娘心里能乐意吗?人家官兵闯进去是扰了姑娘闺名,你一个少爷进去,就不算男女授受不亲了?只是此时此刻,他们确实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廖秋琢磨了好久,终究是依了自家隋么寒的意思……
若是最后夏老爷拿此事说事,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反正少爷如今落了个八字不好之名,寻亲困难,相较于世家侯府背后的复杂情况,夏府倒是个不错的结亲对象……
隋么寒从未想过,自个无奈的缓兵之计竟是让身边的人想了如此之多,甚至连他的婚事都考虑进去了。他看了一眼天色,继续道:“我已经派人快马前往苏家别院,告知夏大人此地发生动乱,想必以那个男人的精明,又怎么会看不出这里的门道。他势必会以自家女儿的安慰为主,前来雪落寺,到时候那允州知州见了夏子旭,还能越过我去强行查房吗?”
廖秋尴尬的嗯了两声,琢磨着如何跟夏府管事启口,让他们家的女眷全部规避到东厢房的里屋去……他们家少爷要在外屋呆着……
夏冬雪听着侍卫首领的回复,心里又是宽慰,又是郁闷,宽慰的是若是隋么寒守着东厢房,她倒是不怕那外面的官兵敢踏着皇上外孙的脸面硬闯里屋,忧的是她竟是要和那个冷面闷葫芦共处一室。而且那人还遣走了她的四名侍卫,虽然说是为了她的清誉着想,可是……这世上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她忧心忡忡的看着身边的两个侍女,怕是回府后,母亲便会将这两个丫头打发了吧……
王嬷嬷不太乐意这种安排,却又觉得相较于贼匪和官兵而言,隋家大公子还尚好一些,最终还是选择妥协了。她让两个丫鬟给小姐包裹的严严实实,几个人在里屋屏风后的床边坐着……
一个时辰以后,外面的官兵已经闯进了精舍后院,不由分说的和隋府侍卫打了起来,王嬷嬷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左看右看,心底有些明了起来,坏了,这哪里是抓贼匪来了,分明是冲着隋家而来,只是那允州城的士兵想造反吗?怎么可以胡乱对抗皇亲国戚。
夏冬雪双手攥拳,她让小和尚给他们从后面的香花庵找来了三套尼姑衣服,和一双可以爬山的布鞋,以备不时只需。若是隋么寒为了拖延时间,死活不现身的话,对方便有可能闯进厢房,到时,她万万不可让人以为她是谁家的小姐……哪怕是做个假尼姑,也好比被人胡乱传流言蜚语的强。王嬷嬷十分赞同她的意见,将那些上好的服饰全部用剪刀剪碎了,扔到了床底下,又给夏冬雪换了个简单的头饰,万一事出变故,向后山跑的时候也能够利落一些……
夏子旭收到信函时正在蒋岚屋里,他尚未读完全文便已经脸色铁青了……
好一个大皇子……
好一个隋么寒……
好一个允州知州围山剿匪……
蒋岚不知何事,却被夏子旭安抚了片刻,道:“我们的船出了点问题,需要大修,你速速带家眷前往知州府上小住,直到……直到我去接你们方可离开!”
蒋岚还欲再问,却发现夏子旭温文儒雅的脸颊上是严肃的不容质疑,便点了点头,说:“可是要拖住苏家的小姐们?”
夏子旭沉默片刻,道:“就说贼匪嚣张,企图从岸口逃脱,我们的官船被做了手脚,为了安全起见,需要重新修缮,快则三日,晚则一到两周,你切放心的和其他府上的人一同在知州府上住着,我这头忙完事情,立刻过去和你们会合!”
蒋岚深知自家老爷为人谨慎,能让他如此焦急之事定不是什么小事,只是眼看天色已晚,雪儿尚未归府……
“哦,对了,若是有人问起雪儿,就说她水土不服,染了风寒,无法行舟劳累,在别院养着。我陪着她,走时再与众人会合。”
蒋岚浑身一颤,雪儿……紧张道:“老爷,莫不是雪儿出了什么事情?”
夏子旭眉头紧锁,淡淡道:“一时半语讲不清楚,你且记得,雪儿在别院养病,任何人不可打扰。至于其他府上的人你全部带去知州府内,好生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