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三栖特种兵 > 三栖特种兵第16部分阅读

三栖特种兵第16部分阅读(2/2)

 这还没完,铃声大作,灯火通明以后,麦轲的现状已经呈现在众人面前。只见他不但踩响了警报,而且把一个旋转翻刀阵踏动。只听哗棱棱一阵乱响,麦轲的脚底森然冒出了一个大洞,如同张开大口的巨兽,正在把麦轲吞噬。

    借着四周灯烛火把的余光,眼睛好的人可以看到,大洞的下面有转动的刀阵,锋利的刀片,不时把外面的灯火反射出来。也让人借助这些闪光,知道大洞下面都有什么,在等待这不幸的上钩人。

    根据贾柱才的预想,这些踏翻消息机关的劫狱者,大多数都会被这种旋刀阵灭掉。这种刀阵非只麦轲踩到的一处,而是布满了四面八方,所以多来人也不怕。

    这些人都认为麦轲会掉入旋刀陷阱,难逃粉身碎骨的下场,都随着知县的得意笑声,手舞足蹈,大声欢呼。

    好个麦轲!在刀阵上方三尺之处,身体一个飘逸的旋转,双手往腰间一抹,唰的一声把两根九节软鞭从腰间抽了出来,然后顺手一招“一鸣惊人”,只听“哧哧”两声。鞭头几乎同时插入洞壁,止住麦轲的下降,把他悬空固定在那里。

    这招“一鸣惊人”,是李师傅教他武功套路的第一招,也是九节鞭发挥其最大长度的招法。麦轲清楚记得,这套武功一共九招。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叫做“无敌九式”。

    不过这个名字不是李师傅发明的,而是麦轲自己为了叫着方便,就随便找个名字给安上了。只是后来这套武功被他的兄弟盟弟兄学了去,体会到它无可匹敌的威力,就用这个名字不放了。一来二去,这个名字还真被叫开了。

    这九式武功每一招的名字都是按招数的顺序开始,所以比较好记。一鸣惊人如晴天霹雳,惊破敌胆。二龙戏珠似双蟒出洞,连环噬敌。三阳开泰像春日普照,无隙不入。四大皆空如潜龙入海,洪滔暗涌。五彩缤纷幻仙女散福,天花乱坠。六亲不认迫狂风骤起,毁敌六识。七行俱下作高屋建瓴,不可阻遏;八面威风展煞气滚滚,强敌胆丧。九九归一施绝顶神技,此役毕功。

    这九式武功可以用在各种兵器上,空手的招式也是一样。不过每种兵器都各有巧妙不同,都需要下工夫熟练。麦轲也就专门学习了四样,大刀,长枪,重棰,短剑。精通了以后,又把这四种武功的精华,浓缩到九节鞭上,因为九节鞭实际上把这几种兵器的优点都涵括在一起了。

    而暗器呢,尽管有很多花样,实际就是弥补其他兵器之短。武功再强,兵器再锋利,总要打得着才行吧。

    人在危急的时候,总是把最拿手的功夫拿出来。麦轲也不例外,没有任何停顿,自然地使出了第一招。不过因为有两根九节鞭,就两手各用一招了。他不但左手右手都能使用,而且能同时使用。这也是他比师傅青出于蓝的地方。

    这些思绪如电闪雷鸣,瞬间飘过麦轲的脑际,上面的大声喧哗把他的注意力拉了回来。他定在那里,向那旋刀阵看去,想知道这个古代机关学中令人谈虎色变的东西到底哪里厉害。

    一看之下,不由得忍俊不禁。原来所谓的刀阵如同一架风车,在风扇上绑着一排排利刃。转动的原因呢,竟然是人力手工操作!

    只见风车的两头各有一个长柄,每个长柄都有两个人在那里卖力摇转。其中一个个子比较高大,还不得不猫着腰干活。

    这些操作摇柄的人并没有站在风车的傍边,而是另外开凿了个仅可容身的小洞,让他们栖身。如果不是像麦轲一样进入里面就近观察,还真难以发现他们。

    这时外面的人已经发现了异常,没有想像中的粉身碎骨,血肉横飞。那个贾知县见到事情脱离了自己的预期,也没有了一切都稳操手中的胜算,赶紧命令弓箭手准备,劫狱的一出洞口就乱箭齐发。

    这个时候,麦轲已经调好他的飞行衣功能,抽出鞭子开始上升。那个贾知县见到麦轲露头,一声令下,“放箭!”几百只利箭从四面八方立即向他攒射而来。

    顿时风声大作,一只只利箭如同倦鸟归林,都向麦轲的头上罩落下来,麦轲上升的方向正好和这个箭群迎头碰上,这些乱箭,密密密麻麻,挤挤插插,旋转交叉,横七竖八。

    麦轲双手作了几个肉眼难见的动作,“嗖”地一声迎上了箭雨,左手一招三阳开泰像春日普照,无隙不入,把左边的箭阵冲开。右手一招四大皆空如潜龙入海,洪滔暗涌,扫飞了右边所有乱箭。

    接着左手又是一招五彩缤纷幻仙女散福,天花乱坠,把左前方的箭镞催得不知道了去向。右手也连上了一招六亲不认迫狂风骤起,毁敌六识,让这些在远处观战的官兵都感受到乱箭的威胁,那个贾知县也被一只擦头顶飞过的断箭吓得趴在了墙头上。

    最后麦轲收拢双鞭同时上举,发出最强一击,九九归一施绝顶神技,此役毕功。冲开了箭雨,飞上半空,把所有的箭支都甩在了身后。

    只听那个旋刀洞中,传出几声惨叫。估计是那些乱箭依靠惯力冲入其中,误伤了里面摇动风车手柄之人。那站在墙头上的士兵,从一开头就被乱箭所迫,受伤的更多。

    冯运陕等四人在外面等候,围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虽然看不到,声音却听得一清二楚。那个贾知县得意的狂笑,知县放箭的命令,群箭飞翔的嘶鸣声,麦轲击箭的金属摩擦声,以及受伤兵丁的痛呼声,声声入耳。

    韦昌辉和秦日昌二人听得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几次要冲出黑暗的掩护,给麦轲助一臂之力。却被冯运陕和韦常麾拦住。

    其实这哥俩也不是完全放心。谁知道这些古人有什么阴谋诡计?后来听着麦轲继续在里面行动,也没有招呼他们救援,也就放心了。估计没遇到让这小子为难的事情。

    于是,四人就在这里继续等候。二人忧心,二人放心。

    高空中的麦轲,看到这些官兵虽然没有成功,而且有多人受伤,却没有散乱。那个贾知县克服了开始的惊吓,也恢复了镇静,下命令要求士兵继续站好位置,不要乱动。这样的情况下,再去找人或者劫牢,显然不太可能。

    麦轲果断撤离。一个跟头就从高处折下,来到四人藏身之处,招呼他们一起走了。那些官兵本来还盯着麦轲,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只有知县大老爷显然见多识广一些,知道和自己打交道者不是寻常之辈,一边暗叹这件事情恐怕有大麻烦;一边赶紧向上司报告去了。

    贾知县没顾得上休息,也没顾忌打扰他们的休息,稍微安排了监狱的事情,就上门去求见晚上告别的那两位上峰代表。

    二人已经就寝,见知县求见,知道有急事,赶紧穿衣起来,没顾得寒暄,王将军上来就问道,“贾知县如此深夜奔忙,难道那个匪人跑了?”

    贾知县赶紧告罪,“打扰二位休息实在罪过。但事情紧急,不得不为之。虽然众位官兵一致对敌,囚犯没有被劫走,还真是挺危险的,幸亏我们事项准备充分。尤其是我们准备的旋刀阵,竟然奈何不了来人,太反常了。”

    接着贾知县给他们说了如何一开始来人掉了进去,本以外万事大吉了;谁想到又毛发无伤地出来了。而且一举破掉几百名弓箭手织成的天罗地网。

    “那么贵知县有何好建议?”那位姓贾的文人问。

    “我觉得应该快刀斩乱麻。取消明天午时法场斩首的环节。今天就做了这事。”贾知县也是心狠手辣之辈。

    “我赞成!”王将军喜欢痛快。“斩完了他,再出兵把匪窝一个一个端了!”

    “这个恐怕不行。”贾先生沉吟道,“劳大人反复强调,这次一定要斩草除根。斩冯姓匪首是一个目的,更重要的外面那些守株待兔的军队。如果让他们白忙一场,我们以前所有的努力,就基本上白费力气了。”

    三人以贾先生为首,见他不同意,只好作罢。贾知县只好回去,加强防守,以保证今天晚上不出事。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大亮,就听到满城响起了衙役通知的喝叫声,一边喊,一边敲打铜锣。

    “当当当!去法场喽!当当当!看砍头喽!当当当!大家都去喽!”

    另外有一些人则四处张贴告示,说的是同样的事情。

    “今有匪党一名,姓冯名云山者,定于今日午时当众斩首,悉令合城百姓全体周知。”

    正文 第53章 讼师也要造反

    麦轲等五人昨天回到了秦日昌的住处,见到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正在门前站立。韦昌辉忙上前招呼,“黄讼师,你怎么找到了这里?”

    黄讼师道:“还不是为了绍光的事情。我们进屋里说吧。”

    秦日昌把几个人往屋里让,冯运陕退后一步,拉了麦轲一把,二人就没有进去。然后告诉麦轲,这位讼师就是黄玉琨,上次救冯云山出狱出力甚多。估计这次还是与这件事情有关。

    讼师?有意思。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律师了。麦轲也没有多问,因为他觉得,这位讼师这么晚还到这里来找人,必定事情重大。

    麦轲进屋的时候,韦昌辉忙给他介绍了黄讼师,同时告诉后者,你有什么事情直接和麦轲说就好。现在他对麦轲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心里一直在琢磨,要是跟这样的人做事,岂不是又长见识,又扬眉吐气?

    黄讼师见众人以麦轲为首,就转过头来对他说,“既然都是自己人,我就把来这里的目的和大家一起说说。我是受紫荆山曾家之托,来找韦弟兄,希望了解一些冯弟兄的情况,以便救他出狱。”

    听了黄讼师的叙述,众人才知道紫荆山的烧炭人和附近的村民,已经聚集了有一千多人,都是冯云山组织起来的拜上帝会成员。

    这些人领头的就是曾玉珍一家兄弟父子,包括曾玉珍、曾玉璟、曾沄正、曾观澜等人。这曾玉珍是这曾氏家族的家长,是曾玉璟的大哥。曾沄正、曾观澜等人则是晚辈。其他还有曾开文、曾开锦、曾开斌,曾天养等曾氏多人。

    冯云山到紫荆山积蓄力量,以教书为业,就是住在曾家,因此曾家的成员全部加入了上帝教,而且是最早的一批。

    最早的人中还包括卢六,他已经在上次被抓的时候瘐死狱中,也是太平天国第一位殉道人。卢六去世后,最重要的领导,冯云山以后,就是曾玉珍了,所以这次营救冯云山,就是他一呼百应,短时间内就把大部分精壮成员集合起来,已经快速向这里开来。

    来和黄玉琨联系的是曾玉珍的长子曾沄正。这些人都和黄玉琨熟悉,知道他虽然身为讼师,却为穷苦百姓着想,和他们是一路人。所以有事就来联络他。最好能理应外合,起码也能提供一些情况。

    黄玉琨虽然久作讼师,有一些熟人,遇到这样的事情能帮上忙的还真难找到,想起新近和上帝教有联系的韦昌辉,就来找他。一来看看是否能接应救人的会众;二来打听一些情况。

    麦轲一边听他介绍情况,心里却一直回想他进城之前看到的那些军队。他们埋伏的地点,不正是那些救人的会众的必经之路吗?

    这样一联系,他们埋伏的目的岂不是昭然若揭?看来背后布局的人真是老j巨猾,不但要把被抓的人斩草除根,而且要把没抓住的人一网打尽。

    看来他们抓人不过是连环计中的第一环,大头还在后面。如果不借事由把烧炭人给引诱到这里救人,因为救人而攻城,为了攻城而聚众,而拿起兵器,到了这一步,就是名副其实的造反了,既然造反,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开杀了。

    看来真是处心积虑呀。估计这些人来县城救人也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中,甚至他们刚一运动,就被官兵所知,所以才能预先设下埋伏,等敌人上钩。

    等黄讼师介绍完,麦轲没有回应是否里应外合的事情,而是问黄玉琨:“那个曾家送信的人在哪里?还在吗?”

    “他在我家里等着回音呢。”

    “把他找过来,我问他一些事情。”

    黄玉琨起身欲去,被麦轲制止,派韦昌辉跑一趟,他还有事情要问这位讼师。麦轲心里一直惦记自己的那个思想改造系统,总想搜罗合适的人选,把这个系统正式建立起来。前段时间听说的那两个放了云山的差役,当助手还勉强,作主管就差的太多了。

    果然不出所料,这位黄讼师不愧是那个时代的法律专家,对人性的本质,人可以坏到什么程度,都有很透彻的理解。他一边说,一边苦笑,“我也不要说别人坏,我更不是好人。不但我们经常被人诟病,连官府都狠狠打压我们。我们是真正的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麦轲一听也大为惊奇,虽然后世律师也不招人待见,但总归还是一个比较好的职业,至少不会受人歧视,他们不歧视别人就不错了。律师两头受气,还真是难当。忙问他是什么原因。

    “我们本来就是考不上秀才举人什么的,才走这条路,不是我们愿意干,而是不干就没有饭吃。要干嘛,总要起一些作用,所以必须钻法律的空子,帮助那些没有法律知识的老百姓说话,免得他们任意被那些当官弄权的欺骗,这样才能有人继续赏饭吃吃。

    “你想想,我们总有成功的时候吧?我们成功就意味这那些当官的受损失,因为他们靠枉法收取好处呢。所以官府讨厌我们,想尽办法打压我们,就很好理解了。

    “至于老百姓恨我们就更好理解了。本来就吃亏的老百姓,还要给我们讼师费用,岂不是雪上加霜?而且由于恶霸横行,贪官枉法,我们要想帮老百姓赢,困难太多了,结果就是输多赢少。所以他们恨我们也是理所当然。

    “因此,不管是从良心讲起,还是从保饭碗出发,我们都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赢官司的比例。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就自己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技能,编成书籍,专门供我们这些人学习。

    “比较著名的讼师书,我们一般称其为讼师秘本,有《萧曹遗笔》、《惊天雷》、《透胆寒》、《折狱明珠》、《两便刀》。

    “其中有如何打赢官司的诀窍,例如有的书中引导讼师说,案例发生的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高度概括起诉案由,夸大“细故”纠纷的严重性。达到司法必胜的效果。

    “当然也有的书是对我们这个行业提要求的,《两便刀》就要求讼师代人作状词时“不可混浊不洁,不可繁枝粗叶,不可妄控招非,不可中间断节,不可错用字眼,不可收后无结,不可失律主意,不可言无紧切,不可收罗杂砌,不可妄控扯拽。”

    “不错呀,这相当于半官方的行业管理了。”麦轲赞道。他可知道后世的美国,所有的行业都有自己的组织,考试,收年费,教育程度,后续教育,纪律惩戒等等不一而足,都是为了占山为王,限制别人进入这个圈子。

    “哪里呀!可恨的满清官府又来捣乱。他们把这些书统统给禁了!《大清律例》定例规定:“坊肆所刊讼师秘本,如《惊天雷》、《相角》、《法家新书》、《刑台秦境》等一切构讼之书,尽行查禁销毁,不许售卖。

    “更可气的是,这个混账满清官府,竟然把这些书籍比作滛词小说,规定凡是撰造刻印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将旧书复行印刻及贩卖者,杖一百,徒三年。买者,杖一百。藏匿旧版不行销毁,减印刻一等治罪。藏匿其书,照违制律治罪。

    “各地官府也受到严厉督责,按照规定,如果哪一级失察,该管失察各官,就要根据失察的不同次数,交给相关中枢职能各部议处。在这种严厉要求下,这些本来就对我们打压的各级官吏,就更有恃无恐地欺压我们了。

    “你看,这个满清官府还有办法容忍吗?他们本来就应该公平依法作事;他们自己作不到,我们帮助他们,反而被他们恩将仇报。我们尚且这样受压榨,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这家伙也是满腔怒火,满腹怨言啊。看来良心也不是彻底沦丧,如果他能悔改认主,我那个思想改造系统就可以交给他来负责了。

    麦轲还想进一步跟他透露一下那个系统的功能,看他是否感兴趣呢,曾沄正被韦昌辉领了进来。小伙子十七八岁,身材高大,双目灵动,一看就是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