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的天门道长。本王大惊,不知天门为何重伤至此,连忙唤来军医予以诊治,却已来之不及。后来天门道长临死前清醒了一会儿交给了本王一份密折后就重伤而亡,密折现在这里,请田先生一看。”
萧遥接过细看,见上面盖着红通通的玉玺印记,用鲜血写道:“朕闻天下之人,当行正气;妖邪之辈,定当服诛。可近日宫内妖邪弥漫,勾结杨贼欺压君父,伤朕神卫;欲效仿周妲己之妖孽,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一切之事,不由朕主。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先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神通广大之神仙,殄灭奸党,除去妖邪,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
看完之后,萧遥顿时愣了,这事他知道,魏成跑出来后告诉宇文涛然后又转告他了,他一直以为唐玄宗被妖人所控现在要么死了被人所代替,要么就是成为无知无觉的傀儡,没想到他还活着,而且看起来思路很是清晰,还知道派了一个神龙御卫突围寻找安禄山,目前自己方面势力软弱,实在没有能力能灭天宫再硬捍,只是不知道安禄山接到这密诏会怎么做。
于是拱手问道:“不知王爷得到此诏后意欲何为?”
安禄山跟史思明等对视一眼,用力的点了点头,乃道:“俗话说主辱臣死,本王虽是一胡人但也懂得这个道理,原本本王以为那杨国忠只是一个无权外戚,跳梁小丑,哪知道李相无故促死之后却当了宰相,独揽朝政,本王本来还想着不见者不烦,于是回到范阳隐居,却不曾想到原来此人乃是妖邪!居然勾结内眷欲乱我大唐江山!本王不才也愿意遵从吾皇号召起兵平乱,思明等众将也都愿意与本王效仿那古之贤臣清君侧,护国民!”
萧遥心中冷哼一声,有妖孽是不假,不过你这世间有名的大奸臣也会说出“仿那古之贤臣清君侧,护国民”这话就有点假了,该不会是想仿那贤臣西伯侯姬发,再来个封神大战,不光清个君侧,恐怕要顺便也把皇上也清了吧。当然,这话心里知道就好,不能表露出来。
不过么,听朱雀说灭天宫控制着唐王朝的力量不光建造了太初罗庚,更是效仿古之妲已经开始建造诛神大阵了,若是借安禄山起兵勤王之机学那姜子牙,放出谣言,聚集天下正派再结合凡俗的力量将其破去,也未必不可,虽然安禄山起兵后难免刀兵四起,生灵涂炭,但比起太初罗庚建好后空间撕裂和诛神大阵毁天灭地比却要好的多。
而且最主要的,如果自己真来个牙崩半个说不字,恐怕厅外的数百军兵就不是用来站岗放哨了的,肯定会一窝蜂的冲进来对本少爷劈头乱砍。
萧遥心中打定主意,表面上当然要装做一幅义愤填膺的样子,大声疾呼道:“王爷如此忠义,田某又怎能贪生怕死,虽然田某功力低微,但也要为了天下苍生乃尽微薄之力!”
安禄山大喜,哈哈笑道:“田先生道法高深,本王有先生之助,又何愁妖邪不灭,大事不成!明日十月十五当即起兵!”
众人又谈论了一些起兵的具体的细节,这个萧遥没什么了解,插不上话,不过萧遥提议安禄山将血书密诏通告天下,吸引高人猛士,修真高手来投,那样子队伍就会越发壮大,才能与妖邪相抗。安禄山听闻此言肥颜大悦,忙赞萧遥出的好计。
回到驻地,萧遥将这事跟朱雀商量了一番,觉得安禄山此人外表忠厚,内含奸诈,虽然这内有奸邪之事不假,可是那诏书是否是真的可值得斟酌。
第二天,安禄山率手下重兵十五万分三路向长安进发,当真是旌旗盖日,剑戟生辉,一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地。同时将玄宗密诏诏告天下,顿时天下震动,各地高人壮士和失散的正派修真者纷纷来投,没过多久居然汇成了二十万的大军,而总的数量仍在不停的增加当中。
萧遥随着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乃为中路先锋,一路风尘仆仆直奔前方,萧遥在马车中看着车外奔跑的无数随军将士不由得长叹了一声,不知这一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