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着。
    雍州的那位太子是假的吧,你们还都不信。
    现在报纸上都石锤了。
    锤的死死的。
    围观群众们大部分都看不懂报纸,只能是别人什么就是什么。
    这些读书人为了获取优越感,自然主动的给众人解释,为什么雍州的那个是假的,济州的那个是真的。
    有些读书人掌握的资料不全,着着就发现自己的逻辑不通。
    于是马上就开始施展一本正经胡袄的本事。
    因此关于雍州的太子为什么是假太子,短短的几个月里,长安城内出来了几十种法。
    每一种法听起来都是那么的扯淡。
    但长安百姓就喜欢听。
    再加上讨论和普及这些消息的时候,自然让百姓们都更加清楚最近殷诚又干了什么事。
    心里自然而然的,便将殷诚当做了大炎正统。
    私下里讨论时,便将殷诚的势力当做了朝廷。
    这个朝廷更改科举制度的消息,起来很简单。
    那就是以后科举,读书人不仅可以去考,大字不识的人也可以去。
    读书人做文章考试,可以当官。
    大字不识的人则通过自己的手艺去考,也可以当官。
    铁匠科举考打铁,打铁打的最好的就是打铁状元。
    可以和靠写文章得状元的读书人一样,披红挂彩,风光游街。
    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当官。
    甚至盖房子修路技术好的,盖房状元,甚至可以直接进建设衙门当副司长。
    殷诚势力的建设衙门副司长,可是相当于侍郎的位置。
    这可是很多底层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这一次改制一共增加十二种科目。
    在长安城内形成了两个针锋相对的团体。
    这两个团体互相视对方为死担
    一方自然是自视份高贵的读书人。
    他们几乎全都排斥这项方案不,甚至因此对殷诚有十分大的意见。
    格暴躁的,甚至直接在街头巷尾破口大骂。
    殷诚的这个政策,有人反对,必然会有人支持。
    支持这事的主要以匠人为主。
    因为这十二个科目,几乎就是为他们量定做的。
    那边读书人一骂,这边呼啦啦就有一群人扛着干活的家伙就涌了上来。
    二话不上来就打的。
    这一,整个长安城内是鸡飞狗跳,五城兵马司和军机三处的人,忙的团团转。
    捉了一群又一群,长安城内的监牢几乎都塞满了。
    就这,已经到了监牢里,这两帮人一言不合还打起来。
    可在这种没办法逃跑的地方,文弱书生自然是被打铁的汉子按在地上打。
    但不管如何,殷诚要改制的消息算是彻底传遍长安城。
    就算是不识字的人也知道了,两个月后,太子会在济州开设考场。
    而在这个考场里,他要选出十三个状元来。
    此言一出,不少匠人们动心了。
    就算风水轮流转,也该转到他们这帮工具人风光的时候了。,
    不少人甚至偷偷的从长安城跑出来,打算去济州试一试。
    等到五城兵马司和军机三处将整理好的资料交上去之后,方才发现,长安城内不少有名气的匠人此时全都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