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 辑一 温一壶月光下酒(5)

辑一 温一壶月光下酒(5)(2/2)

病都没有。他认为,“淡泊以明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淡不是平淡,是绚烂至极也”。

    李国文说:“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高山无语,深水无波。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非淡而无味之淡,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深邃的执著,是内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作为做人的一种准则和风格,它是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致。

    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趋附,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必不是另一种积极。淡是一种醒悟和超脱,坚持“有所不为,然后有所为”,特立独行而非趋炎附势,稳重坚韧而不浮华躁动,义无反顾而举重若轻。

    记者曾问朱熹平:“世界上有那么多数学家在主攻庞加莱猜想,为什么你们能取得成功?成功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朱熹平说,“我慢慢悠悠慢慢悠悠地做着,一点也不急,忽然,就解开了。”话轻巧,蕴淡然,不急功近利,有条不紊;不浮躁,不愠不火,十年磨剑,临门一脚,破门封顶。“淡”字功不可没。

    无独有偶,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自从在因特网上发表了三篇庞加莱猜想的关键论文之后便销声匿迹,并在获得菲尔茨奖后拒绝组委会的与会邀请,拒绝在会上发言,拒绝领奖。早在1996年,他获得了四年一度的欧洲数学协会颁发的杰出青年数学家奖,当时他就拒绝领奖。他不计名利、拒绝诱惑,只是埋头搞数学研究;他深居简出,不向杂志投稿,回避记者的聚光灯。佩雷尔曼的朋友说:“佩雷尔曼对物质享受毫无兴趣,他需要的是数学,而不是奖赏、金钱和职位。”更有多位学者及媒体称他为“不被名利征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