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82章(1/2)

    第八十二章

    贾家出了个皇妃, 那是阖族的大事。贾珍这个族长,虽然一直带着贾家子弟走向**而又荒唐的末路,可是在很多的时候也是超级的喜欢逢迎拍马屁。

    以前他有多惦记秦可卿,现在就有多遗憾当初没有弄到手。不然大过年的秦可卿也不可能理直气壮,说走就走。

    以前他有多在意尤二姐, 现在就有多遗憾没将尤二姐留在自己身边或是送给贾赦。

    毕竟儿子的未来很重要, 成为皇妃的亲弟弟总比堂弟要来的更亲近。

    迎春封妃了, 迎春要省亲了, 迎春的省亲别院一下子就让他有了献殷勤的机会。

    这个省亲别院必须得建,还要建大建好建得美轮美奂。

    于是贾珍不但出了一笔投资款,还出了一块地方。

    贾母和王夫人心中再怎么不乐意也只能打开荣国府的库房开始建别院。

    不过属于迎春的大观园,别说原著中的奢华大气, 在贾母和王夫人肉疼的前提下, 现在的大观园也不会如原著那般精雕细琢了。

    因为怀疑王仁的事情是元春下的黑手, 所以探春又在元春那里住了几天后,便找借口搬回了贾母的碧纱橱。

    于是在大观园开始动工前,探春有幸看到了大观园的图纸。

    建一座园子没有个一年半载是不可能完成的。再联想到京城中一起建园子的人家, 探春想了想,估计省亲的日子会在明白的正月十五。

    掰着手指算了一下,探春眯着眼睛笑了。也就是说明年的二月份她就可以住进大观园了。

    忒开心了。

    只是可惜探春却忘记了计划没有变化快这种打破预期的东西。

    自从省亲别院开始动工后, 贾母这里就算是清静下来了。因为过年雪路难走,柳湘莲那里的信也终于送了过来。

    随信一起来的还有某人的一副自画像。

    说是让探春睹物思人用的。

    既然知道画幅画让她睹物思人,但是泥嘛,你画个上妆的戏脸做什么?

    她是喜欢那个小旦的戏子扮相, 可是当她知道那个小旦是柳湘莲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不起来了呀。

    o(╯□╰)o

    这人,永远都能踩中她的雷点。

    哪一天不雷死她,他都不甘心。

    看完了那画,探春才仔细地开始看那人的信。

    柳湘莲给探春写信一直是直来直往的,他跟探春说起了常拓,又跟探春提起了庆丰帝,他还说他的上司很欣赏他,估计今年只要再来一场战事必是能升官的。

    他还说了他想将家传的鸳鸯剑送给她,可惜他知道她不方便收,再加上他在战场上也用的着什么的。

    探春看到这里,只能呵呵了。

    送她剑做什么?

    是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与他的关系还是指着她用那把剑自刎呀?

    不用iso900认证,探春都知道这人的脑袋绝对是被驴踢过的。

    通篇看完柳湘莲的信,探春的心情非常糟糕且无语。

    柳湘莲这二百五,说真心话除了那张脸和身手外,就他那个性子真的不招女人喜欢。

    不过探春倒是突然间觉得这样的男人还是不错的。

    于是这么想的探春心情真的又糟糕了一分。

    为自己的眼瘸默哀

    其实转念一想,柳湘莲这人整体看还是不错的,就是这不着调的性子欠调教了一些。

    人吧,都是要靠对比才能活出自己的幸福。

    贾赦,渣。还是渣中极品。

    贾政,也渣。

    贾琏,太渣。

    贾珍,更渣,

    王仁,薛蟠,贾蓉,贾蔷,贾瑞,宝玉一圈渣。

    当你的身边围着一圈渣中极品,皆是战斗机时,蠢萌到极点的柳湘莲便被凸现了出来。

    探春知道,无论她有多少手段,在这个时代她都必须要嫁人的。既然要嫁,那就嫁个自己知根知礼的男人。

    柳湘莲完全符合这一点。

    虽不是从小一处长大的,可却是从小认识的。

    那个男人现在也上进了,虽然仍旧缺心眼,不过应该不会被疯癫道士拐卖了。

    哦,别的女人都是担心自家男人有了别的女人。估计也就只有她会担心自家蠢萌会被拐出家吧?

    这糟心的日子!!!

    想罢,探春倒也不犹豫了,直接写信准备试探一番柳湘莲的接受度。

    她给柳湘莲的回信一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了自己的近况,第二部分写了‘三从四得’男士专用良改版,而第三个部分便是一段仿聊斋的小故事。

    某年某月某家的某女与一书生相恋相爱了,但某女不幸夭折翘辫子了。不过两人情感上苍,天上的神仙最后让某女转世投胎了,最后与那书生团聚了。

    其中某女为了让书生相信自己就是那个转世的某家小姐是费尽了心思和手段,而那书生又是如何纠结这神鬼莫测之事的也都描述了出来。

    将信写好,又检查了一遍,这才装进信封里,让香奈儿找机会送到驿站去。

    之前就曾跟柳湘莲说过,别再让林砅帮着传信了,以后有信只让人送到京城的驿站,她自会派人出府去取。而她的信也会通过驿站送到边疆柳湘莲那里。

    她写的收信人自然是他柳湘莲三个字。而柳湘莲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