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心绪翻腾,脑海中七七八八的想法过了一遍,在对面的穆枫看来,就是这个山野樵夫傻呆呆的,听到问话,愣了几息才反应过来。
程知压下思绪,缓缓抬头,咧开嘴,挂起一丝天真无害的笑,回道:“此处乃是刘家村,小人遵仙师谕,在此恭候贵人多时了。”
“哦?”,这般偏僻山道,竟乍听得如此言语,穆枫心中惊疑不定,双眼微眯,杀意顿现,开口间语气森冷,“你识得我?”
程知不受影响,答道:“小人不识贵人,只是仙师有言,贵人身怀贵气,不同寻常,一眼可辨。故嘱咐小人于此地等候。”
“仙师是谁?等我何事?”
“仙师就是仙师,知天地,晓未来,有大神通。小人本在山间以砍柴为生,有幸蒙仙师恩赐教导,加以点拨,收为记名弟子,仙师让我唤他道长。仙师有言,他日前卜了一卦,算出真龙出世,真龙身负大气运,将涤清荡浊,成就一番大业。并令我于此处等待贵人,为贵人指路,并随侍贵人身侧,以完成入世历练。”
程知拿出这辈子最诚挚的神态,以传教布道的狂热一本正经讲出上面这番七拼八凑的话,而后俯首,“请贵人随我来,据此百里有个安平镇,以普通人脚程约需一日。道长言,贵人与此镇有缘。”
==========
呵呵,有趣。真龙?如此露骨?穆枫见一山野小子举止有礼,谈吐有据,颇为惊奇。观其呼吸清浅,并非练家子,却不受自己之前外放的威压影响,倒有几分赞赏之意。听其所提仙师道长,估摸着大概是哪家高手猜到自己行踪,想引自己入局。不知是想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还是故作高深抬高身价?只是找个山野小子装神弄鬼,哼,藏头露尾的宵小之辈。
穆枫思及日前行动,功败垂成真是可惜。潘氏父子跋扈,潘霆把控小皇帝,做了几年权臣,外戚出身竟也妄想改弦更张,我穆家便助你一臂之力,成全你膨胀野心。只可惜,其子潘越倒是个脑子清醒的,加上董家出手,京都之乱平定的悄无声息,穆家的钉子却被拔了不少。
此番忧心朝中形势,以至于穆柏这个伪君子突然发难,我竟未能察觉,只得匆忙避退。真是小瞧了这个大哥,居然悄然与潘越勾结上,不必说,自有董家手笔,牵线牵到我的地盘来了。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小皇帝空占帝位,却任由皇权旁落,实无帝王之相。但若是天子为奸佞所害,伪朝立,那正统却成前朝,那个位置,就该是能者居之了。哎,也是我心急,为董氏所察。
如今,董家是保皇党,在朝稳住潘氏;陈家野心勃勃,小动作不断;文家安于一地,暂无异动,其他几家小势力勾勾搭搭,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潘氏已是众矢之的,若能促成各方联盟,以“清君侧,锄奸佞”之名拿下京都,必能抢占先机。时不我待,文家可用,我且暂避锋芒,离开中原乱局,收拢兵马,待收服文氏,拿下燕地,再图后进。
作者有话要说:
媳妇出来了。
程知和文蓁,这两人会在一起,其实最本质的还是三观相合。这两人都是极其自信的姿态,也愿意担负责任,她们会说出当仁不让、舍我其谁这样子的词,她们会习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她们都会欣赏有德行的人,她们都不喜欢上位者是一个独断残暴的屠夫。
程知是有分寸的人,她这里一见面就敢倾诉衷肠,是因为她知道,她悄悄蕴含了真情的话语,在这种情况下,只会被脑补得不知道成啥样子。当然,也是程知有意引导,为了化解文蓁对自己初始的偏见。
再说个题外话,这个故事的名字取得咋样?傅晏有没有很搭?一则是赴宴这词昭示剧情始终;二则嘛,还记得那句 “轻解罗裳赴风流,锦帐**恋不休”么?第三个故事结局洞房那章的。赴,晏,是不是看到名字就可以开车系列?甜不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