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无比的松下财团,甚至从内部出现了崩溃解体的危机.
最后,还是做为集团创始人松下庆之助出面,才平息了这一场风波。
这些在日本电器向外扩张过程中,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各级代理经销商,这时反而成为了捆绑在企业身上无法挣脱的枷锁。
没办法,日本家电企业最后只得拿出了一个折中解决方案,那就是在继续使用代理销售模式的同时,将制造中心从日本本土转移到中国内地,并且集体向日本政府申请财政补贴,以使日本家电产品在价格方面不输给对手。
得到这个消息,陈小初只说了一句话,“等他们在大陆将工厂建好,黄花菜都凉了!”
紧接着,他就命令海伦立刻从总公司抽调大批业务骨干前往欧洲,并且大幅增长了对欧洲市场的广告投入,力争趁日本人现在还没有缓过气来的机会,最大程度抢占市场份额。
一时之间,曾经在香港上演的广告风暴再次在欧洲上演,铺天盖地广告在让欧洲人记住cxc品牌的同时,也让分布欧洲各地cxc门店销售量成倍增长,直销网点也伴随着广告攻势向欧洲二线城市迅速延伸。
到一九八四年中期,cxc品牌家用电器在欧洲市场占有率(除东欧),已经达到惊人的百分之十六.
唯一让人不解的是,在拼命扩张cxc品牌家电在欧洲市场份额的同时,做为集团公司老板的陈小初,却对比欧洲市场更加重要的美国市场一直不闻不问。集团管理层多次提出抢占美国市场计划,最后都被他使用特权一票否决,甚至从来没有给出过一个让人信服的合理解释!
对外,他一直声称之所以不进军纽约州以外的美国市场,是为了遵守当年与松下森藤定下的三年之约。可在私底下,海伦就不止一次听这个无耻家伙说起,那个什么三年之约早已经被自己在某次上厕所时不小心用掉了。
实际上,他之所以没有与日本人争夺美国市场,就是为了保持美国与日本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逆差及债务关系,以使七国集团在1985年签定的广场协定,能够按照历史的轨迹如期出现.
因为在整个八十年代,他只知道两个能够挣大钱的机会.
其中一个,就是一九八九年解体之后的苏联;而另一个,就是一九八五年”广场协定”签定之后的日本.
于是,当cxc品牌家电在欧洲占有率进入稳定期之后,做为集团老板的陈小初突然消失在了众人视线之内,不知所踪.
------------------------------------
(广场协议(plaza
accord)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