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仙境文明 > 仙境文明第9部分阅读

仙境文明第9部分阅读(1/2)

    管船长依然做在垫子上,望着董事那惊愕的表情,双目一瞪,摆出一副我是长辈的神态。

    很没好气地说道:“怎么,吃你一顿晚膳就这么一惊一乍的,仿佛要你小命一般,走走,今天晚上我们吃烤全鱼,地道的仙湖淡水鱼。”说完之后便起身拉着董事往钱家方向走去。

    钱宝山本来想说上两句,不过看到两人抬扛的表情,也就把到嘴边的话语咽了下去,外面的雨这会儿又停了,相信过不了多长时间,更大的雨就会降下来,所以得曾这个时间赶紧回去,三人就这样急冲冲的向外赶。

    “小子,把你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今天晚上你管叔可是要吃个够,别只拿一两条烤鱼来糊弄我。”拉着董事的小手一路走都没停下来过,还一边不忘给董事上课,准备了多少食材等等。

    董事是有苦说不出,此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现在还成了别人的童工,这ri子不好过啊,回到钱家望着一个大木桶里装得满满的淡水鱼。

    董事当真有吐血的冲动,这么大一桶鱼做成烤鱼,那非得把自个忙死不可,看来得招几个学徒才行,将自己的厨艺传授给他们,这样自己也许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想通之后董事也只能接受现实,不过这其中的杂事最好还是叫人过来弄好些,一来自己可以腾出手专心地弄吃食,二来自己的小身板也不用累得跟狗似的。

    所以望了望木桶,而后抬头看向管船长:“管叔,小子给你烤鱼也成,可你看这打杂之事,是不是安排几个手下过来,不然小子也忙不过来啊。”

    “行,那就这样办吧,你们过来,去帮这小子弄鱼,照他说的办。”管船长也不是个小气之人,现在只想快点吃到镇子上出名的烤全鱼,前几次都听说这烤鱼甚是好吃,可惜自己一直忙碌,没有多余时间来享受这些,这ri难得抓到这小子,正好自己也没啥大事。

    董事吩咐着四名水手在那里将淡水鱼开膛破肚,一条条洗得干净的淡水鱼被提了过来,这四名水手的动作十分麻利,做事手脚也很快。

    看得董事还真以为,他们是哪个渔村的渔民,点了点头,十分满意这几人效率,看了一眼厨房,正在燃烧的木炭。

    董事已经将架好的铁烧盘摆好,然后丢了一条鱼在上面,抓过灶台上面摆放的几样作料,就这些作料也都是在山中寻回来的,现在几乎是每家都种上了些。

    细火正在慢慢的烘烤着铁盘上的鱼,在几经努力之,整条鱼的底面都开始泛着金黄sè,偶尔还有淡水鱼的清香从鱼身上飘出,旁边忙着的几位水手不时传来下咽的声音,看来这几位是真被这鱼香儿吸引住了。

    董事也不知道这是烤的第几条鱼了,反正董事的手一直就没停过,中途着实饿得不行了,就让卫姨给自己热了一大碗的鱼汤,紧接着又吃了点野味,顿时只觉身体好受很多,接着又开始自己的烤鱼大计。

    “老钱啊,小子的那个陶瓷研究队还没有研究出如何做出jg瓷吗?还有这小子说的什么火药,蒸汽机之类的,你说他那师傅究竟是何许人也,难道真的是天上的神灵不成。”

    管船长坐在左手,钱宝山则坐在大门的右手,吃着董事辛苦烤来的淡水鱼,则开始询问起陶瓷方面的研究,还有那些从未听说过的大型机械,还有爆破之类的。

    钱宝山手里抓着一整条鱼,一边用右手抓着鱼肉往嘴里送,一边听着管船长说着董事前些ri子告诉他俩神奇事物,只是两人也只在董事的嘴上听说。

    却没有真正的实物对照,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对比,所以钱宝山一直之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想了半晌,才回答道:“要说这些事物,也有那个可能做出来,只是还不清楚小公子需要多长时间还能将他说的神奇事物研究出来。”

    “就说这陶瓷吧,在北宋时,官方修建的烧制瓷器的窑子,也只是出过某一件或者两件漂亮的瓷器,若真的让小公子他们所说,研究出能大规模烧制各sè图案的瓷器来,那真是不可估量的绝世技术啊。”

    钱宝山讲着这些话时,心中却也知道这个陶瓷研究队现在都在干嘛,他们每烧一口陶瓷,里面都会有各种规格的样本标注,然后再从合格的样本之中。

    选出更加符合试验标准的样本,待试验结果出来之后,大家伙就能知道,哪种方案制造的陶瓷,更加接近传说中的jg美瓷器。

    “现在只能慢慢的等待了,等陶瓷研究小队真的研究成功之后,就可以将火药,蒸汽机这两种技术研究落实下去。”管船长不停地吃着手中的烤鱼,一边在心里期望陶瓷研究成功,才好证实董事所说之话并没有错误。

    第三十章 水怪

    昨ri的晚膳董事没有吃饱,一屋子的烤鱼味让董事几乎没什么胃口,倒是管大船长和钱船长两个狠狠地吃得肚圆脸胖,今ri正想着睡个懒觉的董事却被饥饿的肚皮给闹醒,实在是饿得没办法了,就早早的起来跑到厨房,却见卫姨大清早就忙着在厨房弄吃食。

    看着卫姨忙碌的背影,董事神情有些愰惚,感觉自己回到曾经的童年,母亲一大清早为自己准备早餐,然后叫自己起床吃饭,而后背着小书包去上学,站在门外就这样呆立了一会儿,董事将曾经的美好藏进心底。

    猛然间想起钱宝山和卫姨都三十好几了,却还没有延续香火的子嗣,等哪天抽空问问钱叔,扑鼻而来的红苕香味将董事给拉了回来。

    抬着脚步走进了厨房,看到锅里正不断冒着热气,一旁的卫姨正在给炉灶加柴,走上前去:“姨,今ri这么早就开始弄膳食啊,锅里煮的是红苕么,好香啊。”

    “公子起来了,昨晚见你胃口不好,没吃多少东西,今天一早给弄了一些自己种的红苕,一会就好了。”钱卫氏听见脚步声,转过头朝门边看去,见是小公子过来,亲切的笑着并和蔼地说道。

    董事也感觉这香味飘来更让自己饿了,忙上前去在锅炉边看着,钱卫氏见状笑容更浓,起身揭开锅盖,大股大股的苕香扑鼻而来。“真的好香啊,姨,这些红苕都是以前林子里开垦的那片菜园地种出来的?”

    钱卫氏取出竹碗和竹筷,然后用竹筷在热气腾腾的铁锅里夹了一小块,放在旁边的竹碗里,然后将碗筷递给董事,嘴里说道:“想来公子饿坏了,来尝尝姨弄的好吃不。”

    董事双手接过竹碗和竹筷,夹起碗里的一小块还冒着热气儿的红苕,吃在嘴里回味着那丝丝的甜味,满脸笑容地夸赞道:“还是卫姨烧的膳食好吃,真的很香很好吃。”

    听到董事的赞扬,钱卫氏乐得眼睛都快眯起来了,接过董事手中竹碗,将食物给添得满满的,一脸高兴地说道:“公子觉得好吃就成,姨给你添满,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得多吃点,别饿着。”

    董事含笑点头,这都快半年了,个头却没长多少,董事担心个头太矮,决定不能饿着自己,现岛上体力才是最大劳动力。

    迅速地将碗里的食物吃完,满意地打了一个嗝,钱卫氏见公子吃得快,轻笑着让公子慢些,董事也不管什么快点慢点,只觉得这顿吃得很舒服。

    看到卫姨又将空碗装得满满的,董事有些犯难了,因为锅里没多少了,怕是只够一个人吃了,钱卫氏见小公子站在那儿突然发愣,反应过来笑道:“公子尽快吃吧,这些都是专门给你弄的,一会我和老钱晚一点再弄一锅,你看那角落,堆得很多的红苕呢。”

    瞅着指的方向瞄去,角落确实放着好些鲜苕,个大肥圆,皮面还粘许湿润泥土,董事不好意思地接过钱卫氏递过来的碗。

    “姨,这些红苕应未到收获的时间,少说也得再等上一月左右。”往嘴里送着吃食,还不时瞄向角落的红苕,待咽下后,询问着。

    “差不多了,大的三斤左右,小的也有半斤,当初和李家姐妹种得多,这不,两家都去挖了些。不过那些苕藤却被镇子上的乡亲拿走了,说是要拿回去种自己的私有地。”

    “私有地?”

    “是啊,小公子你还不知道?管船长前不久才下的通告,每人拥有十亩的私有地,必须自己先去管船长那边申请,然后管船长安排人手去丈量土地,丈量土地之人就是金柔的四弟李金旭。做事勤恳,办起事来也实在。管船长就任命他去处理此事,听说已经有好几百户人家土地都得到了。”

    “那这样一来,前不久镇子上所有人开垦的集体土地怎么办?不是没人去种了吗?”

    “这事啊,小公子放心,通告里写得明明白白,若是集体土地没有劳作完,就去种植自己的私有地,发现之后将收回他的私有地,五年内不得再申请私有地。”

    听完钱卫氏的解释后,董事也就放下心来,只要集体土地不荒芜,那就没事,只是董事还是觉得现在就发展私有地有些过早,不过既然管船长发了通告,也就听之认之,看后面的效果如何了。

    “要说这红苕啊,还真是个好东西,只要是无霜地区就可常年种植,收获也是十分丰硕,这其中还有小公子的功劳在里面,还是小公子聪明。”

    “姨,你就别夸我聪明了,小子有何能耐,姨您还不清楚吗?说到无霜地区,去年的冬天就仿佛chun天一般,当初种下红苕时,我心里还认为种不了几天就得收回来,看样子这座岛怕是没有冬天一说。”

    “没冬天好啊,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待得明年说不定说能解决食物问题。”

    “食物啊,若真没有冬天,水稻是不是能种上三季呢,还是种两季?啊,姨,我吃饱了,我还有事需要去办,先出门了。”

    “去吧,中午记得回来吃饭,这孩子做事就是急燥,一点儿也不像他父亲那样沉稳。”

    暴风雨昨夜肆虐了整整一个晚上,待得董事跑出街道时,还是看到有一些房屋顶某些地方被刮翻起来,不过看到修补屋顶的乡亲平静的干着自己的事,一点也没有悲苦之sè。

    也不知道是他们受的苦难太多,已经麻木,还是这些小灾小难在他们心中根本不算什么。

    推开那扇有些漏风的木门,董事大步跨进管船长的办公室内,正瞧见几名水手在屋里忙活着。

    望向屋顶有二三个拳头大小的破洞,这应该是被什么东西给砸穿的,一名水手正在处理屋顶上的破洞,另外两名则在搬动室内的木柜,还有一名打扫着屋地的积水。

    “这位哥哥,木柜里的资料有没有被雨水弄湿?”董事上前几步,看到一位年纪比自己大好几岁的青年,急忙询问道。

    “是小公子呀,这么早过来,找船长有事?呵呵,没受雨水,只有些cháo,等太阳出来拿去晒晒。”年约十七八岁的青年,看到一个孩童进门,看清是董四公子,笑呵呵地解释。

    “我叫洪三,小公子以后收我名字就成,前些ri子从船上被派了下来,说是让我多多学习一下。”

    木柜被搬进隔壁房间,房顶修善后,时间不长,水手们将屋子整理干净,相继离去,洪三走在最后,麻衣上沾不少湿草灰。

    见董事还在屋子,张嘴笑道:“小公子怕要等上一会,昨晚暴风雨,仙湖出了件大事,船长已去探查。”

    董事坐在屋里走神,木凳有些湿润,很快董事的麻衣也跟着受cháo。洪三的声音传入耳中,茫然地抬头询问:“洪哥,可知仙湖出了什么大事,船长居然亲自查看。”

    平湖镇东南边十里外,有一湖,取名“仙湖”,在去年地震后形成,湖水呈深青,且湖面辽阔,北方高山有一泉,终ri不断,是以活水流入湖中,湖泊西南方有一出水河,水流甚大,宛如江水一般,兹兹而往着平原西南弯延而过。

    起初,有一百姓不解,高山流入之水甚少,然流出之水却如此之多,常此以往,仙湖几年不存,但几月过去,水位未减,反倒有所增涨。

    今ri清晨,却又是传出奇闻,湖中显一黑脊,四米约长,在湖面划出一条长长涟漪,渔船上渔民恐慌不已,纷纷赶回小镇,大雨倾下,偶有闪电,却不见雷呜。

    回镇之后,便报于管船长,待听见如此传闻,心中甚是惊讶,带上两水手来到湖岸,镇中好奇之人寻着看热闹,纷纷扰扰,大都谈论湖中水怪是何物。

    卯时已过,湖岸之上,已有人不再奈烦,转身回镇,忙着自家之事,等待近两个时辰,湖面上,只余雨点听拍落水纹,水手撑着渔船,在湖中缓缓而行,船长立于船头,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打望渔民所说之处。

    看遍眼及所处,均无所获,摇头微叹,便掉头走入船仓,将头上斗笠取下放在一旁,坐下后,吩咐船外的水手:“回镇。”

    回到镇上,管船长缓步而行,时不时打量着街道两旁,见房屋损坏偶有,微微点头,心中稍安,突记起什么,忙叫来其中一位水手,说道:“将李金逸寻到我办公之处。”

    水手应到,待船长点头后,快步消失在雨中,管船长不再观看房屋,略有加快,直直朝着广场方向而去。

    董事坐在管船长的木椅上,寻思着如何加快镇上发展,终是摇头,粮食和人口不是一蹴而成,深深地叹着气,揉了揉被风吹ri晒的脸颊,才感觉自己的手有些粗糙。

    也不介意,反而站起身来,开始练起船长教授的拳法,每每打出,都带着细细微风,刚劲的拳力,看着生猛,董事知道这不过是表面,自己身体弱小,基础也非扎实。

    想要小成,还得天天加强练习,这套拳术算得上是军中佼楚,整套练完,董事的额头已布细汗,待得休息一下,就听见门外有声音。

    第三十一章 制度

    见得是管叔回来,董事露着笑,两排明齿显现,忙将木椅摆好,做出请管叔就坐的式态,管船长见着,眯着眼点了点头,才坐稳便出声:“听说你一早寻我,可是有事?”

    董事则找了个小位坐下,望着管叔的询声,点了点头,刚练完拳,还有些气息不均,呼得两口,调整后,出言说道:“听闻叔您下发私有地申请,故过来询问一下。”

    管船长望着董事略显稚气的脸庞,比起初见之时,显要成熟少许,听得董事问起私有地一事,稍有肃穆,沉声道:“嗯,是有此事,小公子是想要申请?”

    “我的大夫,种些草药就好,让我种地,怕是不成。”董事听着管船长的打趣,给了一个苦脸,伸出双手摊开,作出一副不懂农事样。

    看到董事这般模样,管船长满脸笑纹,右手在桌上轻轻碰打着,又听董事说道:“我就是问上一问,这私有地在个时候,有坏有好,还得多加注意。”

    见得管船长点头,董事便放下心来,而后道:“这次过来,还有一事,听闻最近镇上有不少人扰民,多是孤身男子。”

    “这事我也有耳闻,看来是该让他们多些劳作才行,免得空着余力兹事。”董事的一句话说完,管船长就想了起来,冷笑连连,眼中透着寒气,语气冰霜。

    “我倒是觉得此事可待深究,医学上讲究y阳调和,五行滋养,若是双方真心有意,倒也可以撮合,但镇上的治安,政务,却是要立得。”董事见管大船长的眼神透着寒芒,自觉脊梁也是一颤,略调心态,说出自己的想法。

    管船长的目光不由凝聚过来,很满意董事有此想法,却未出言,似是思考,右手时顿时敲,董事坐在小位上,望着陷入呆状的管船长,心中不断闪过前世各种想法。

    “此事却也该办了,现平湖镇已满千户,可按中县制。”说着管船长又沉默不语,董事坐在一旁也不出声,静静等候,时间不长,“立县这事儿还得细细商量,小公子且可放心,治安这块,褚绿海这小子不错,当个队正有余,就他吧。”

    “小子在这替镇上百姓谢过管叔,小子事情已了,不知管叔可有事情安排,若是没有,小子就此告辞。”董事见事情已了,也就不再耽搁,向着管船长行一晚辈礼后,便退了出去。

    管江斌看着董小子离开,心中已有计较,不过还是仍不住想到:“两月训练,确是改变不少,稚气却是近乎消弭。倒是希望能够快些成长。”

    雨水滴答,略有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