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04章 公测(1/2)

    5月29日,天气逐渐炎热了起来。

    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天。

    建康的天气不用说。

    毕竟四大火炉之一,热到怀疑人生。

    有的人穿着衬衫t恤,走在阴凉地儿,那汗水都直流。

    平时繁华的大街上,不能说冷冷清清,应该是热热清清。

    就算有人也是无精打采的。

    甚至地砖都在散发着腾腾热气。

    沥青都快晒化了!

    路上还有清洁工,穿着工作服在阴凉地下坐着,偶尔用手抹一把汗。

    沈益从家里,到车上,到公司,一路上都在开着空调。

    自从做诸神之战这款游戏,已经三个多月了。

    这么长时间,一切需要的东西都已经完备。

    游戏的大部分bug和不完善的地方已经被修复,在逐渐成为一款成熟的游戏。

    玩家对此的热情也都高涨。

    是时候开始不删档公测,开始盈利。

    这款游戏的盈利方式,自然是通过卖皮肤和角色挣钱了。

    诸神之战的通用货币,沈益将之命名为元石。

    这是每场战斗之后都可以获得的道具,主要用来招募角色。

    这方面做的比较平衡,操作简单、适合新手的角色卖的便宜,而稍微有些门槛的就卖得贵。

    一般来说,给新手用的几个,只需要很少数目的元石,一两天就能到手。

    卖的贵的角色需要打游戏三个星期获得的元石才能买到。

    如果打得多,一个星期就能拿到。

    控制玩家获得的角色时间,长一点是很有必要的,能够提升玩家对这款游戏的粘性。

    要是早早的就收集齐了角色,而且剩余的货币够买十个还没出来的角色。

    那他们还会孜孜不倦的刷游戏吗?

    作为盈利的重点,皮肤则不用元石购买,用另一种通用货币——仙元石。

    带着“仙”这个字,很明显这种货币需要充钱。

    买皮肤的人肯定比买角色的人要多。

    毕竟角色能够白女票,打打游戏,积累积累元石就能获得。

    而皮肤只能通过充钱和活动获得。

    玩家们会为什么而充钱?

    不就是要获得不充钱就得不到的东西吗?

    要是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皮肤也并不值钱,甚至还没有角色来的有用。

    毕竟买的只是一堆画,只能给角色变换技能特效和立绘。

    就算技能特效飞到天上去,也不能为你的技术增加一分一毫。

    又不能对游戏进行技术上的提升和数据上的提升。

    说到底还是买的虚荣,以及视觉上的满足。

    推出皮肤首周打折的行为更是狠毒,让很多用户产生了一种:“我不买,以后就会更贵。”的错觉。

    从而让他们进入了消费的陷阱,含泪收紧裤腰带,吃饱这周没下周。

    诸神之战一个普通品质的皮肤也并不贵,15块钱,而且没有任何属性加成。

    现在的人还没有王者出现的时候那么有钱,因此这个价格很正常,能被人所接受。

    而角色也不贵,30块钱。

    急着想要就充钱,不急着要就直接打游戏积累元石获得。

    花不花钱都一样,公平竞技,充钱不影响游戏体验。

    这样的话,就不会像那些充钱为王的传奇类网游,有土豪直接充值百万了。

    那种游戏实在是赚钱。

    这游戏初始送的角色还是比较多,也比较良